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黃山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龐 梅

過去四年的主要工作
2018年以來,在市委堅強領導、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市政府、市政協及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全市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目標,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各項工作實現新跨越。全市法院受理各類案件13.67萬件,審結13.56萬件;其中,市法院受理案件7560件,審結7480件。審判質效穩步提升,結案率由2017年的91.37%上升至2021年的97.92%,邁入全省法院先進行列,生效裁判服判息訴率保持在99%以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成效顯著,新收民商事案件數年均遞減3.41%,訴前調解案件1.57萬件;營商環境執行合同、辦理破產指標分別躍升至全省第2位、第4位。掃黑除惡、執行攻堅、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黨建、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司法宣傳等工作獲省級以上表彰表揚。涌現出全國法院辦案標兵方春、“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先進個人劉曉霞等一批先進典型。
一、聚焦平安黃山建設,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寬嚴相濟懲處各類犯罪,審結刑事案件5215件,判處罪犯6478人。
打好掃黑除惡人民戰爭。堅決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重大決策部署,重拳出擊,依法懲處黑社會性質組織4個、惡勢力犯罪集團49個。
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嚴厲打擊間諜、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等犯罪。嚴懲殺人、搶劫、綁架等嚴重暴力犯罪案件183件,毒品犯罪案件133件。審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犯罪案件59件。審結電信網絡詐騙、網絡傳銷、網絡賭博等犯罪案件143件。審結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180件。
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審結盜竊等多發性侵財犯罪案件1105件。審結醉駕、危險作業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案件1636件。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20件。審理涉未成年人案件739件。
強化人權司法保障。堅持罪刑法定、疑罪從無,對2名被告人依法宣告無罪。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1948名被告人判處非監禁刑或免予刑事處罰。實現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通知法律援助機構為被告人指派辯護律師2058人次。
二、聚焦服務中心大局,奮力護航高質量發展
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自覺將司法審判融入全市創意創新、崛起趕超的新篇章。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在全市主要經濟園區搭建司法服務平臺,成立金融審判巡回法庭,持續深化府院聯動,加強知名品牌、地理標志和徽文化司法保護。
護航生態綠色發展。審結環境資源案件357件。新安江生態保護巡回法庭就地開庭、就地調解、就地宣判,用生動案例增強群眾環保意識,被最高法院寫入《人民法院服務和保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司法報告》。
服務農業農村發展。助推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村,推動“三權分置”改革,助力高質量精品農業培育,推廣時令法庭、午間法庭,妥善化解涉民宿、涉農電商、鄉村旅游等案件。
保障常態化疫情防控。妥善應對疫情引發的訴訟問題,開展云間審判、云上調解,有效維護防疫秩序。
三、聚焦踐行司法為民,傾力提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
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
加強民生司法保障。認真貫徹實施民法典,審結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案件3430件,審結勞動爭議案件2693件,為農民工追回勞動報酬3216.14萬元,依法保障幼有所育、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勞有所得。審結婚姻家庭案件7660件,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8份,促進和諧家庭建設。開辟涉軍維權綠色通道,審結案件25件,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為困難群眾緩減免訴訟費777.47萬元,發放司法救助金1538萬元。
維護群眾勝訴權益。發起“江淮風暴”執行攻堅強大攻勢,執結案件3.65萬件,執行到位60.6億元,如期實現“基本解決執行難”階段性目標,向著“切實解決執行難”奮勇前進。
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審結各類行政案件1584件,支持、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保護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加強司法與行政良性互動,實質性化解涉房屋拆遷、棚戶區改造等案件301件,促進政府公信力和司法權威雙提升。發布行政案件司法審查報告,支持“放管服”改革,助推法治政府建設。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依法審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組織考試作弊案、高空拋物侵權案,懲惡揚善、樹立正氣。堅持以公開促公正、以公正促公信,互聯網發布裁判文書5.24萬份、直播庭審1.79萬場。開展送法進社區、進企業等“八進”活動441場,讓人民群眾零距離感受法治精神。開辦法律講堂、模擬法庭,把法治安全教育送到中小學生身邊。堅持弘揚正能量、唱響主旋律,在各類主流媒體發稿3.2萬篇,黃山中院抖音號運行4個多月來,10次上榜中央政法委發布的抖音號排行榜,119名“老賴”迫于曝光壓力還款456萬元。
四、聚焦深化改革創新,著力提升審判質效和司法公信力
認真貫徹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確保各項改革部署在人民法院落實落地。
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制定法官權責清單,完善審判委員會、專業法官會議制度,推行類案強制檢索,規范自由裁量權,促進裁判尺度統一。完善疑難復雜等“四類案件”全流程在線監管,進一步落實院庭長辦案,推進簡案快審、繁案精審,依法接受檢察機關法律監督。
加快打造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全市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實現立案、繳費、鑒定、保全等功能一站通辦。深化長三角司法協作,實現跨域立案全覆蓋,設立77個法官工作室、39個巡回審判點進駐全市105個鄉鎮。
持續深耕訴源治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三道遞進式訴源治理經驗在全國交流推介。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將謙和禮讓的徽文化融入司法實踐。
深入推進智慧法院建設。運用科技手段為高效辦案賦能添翼。
五、聚焦忠誠干凈擔當,努力鍛造過硬法院隊伍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院、從嚴管理,推進法院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司法能力建設。扎實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深化黨風廉政建設。
今后五年工作思路和2022年重點工作
今后五年全市法院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市第七次黨代會精神和本次大會部署,更加注重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堅持穩中求進、守正創新,依法履行審判職能,全力服務保障“五個之城”建設。今年我們將圍繞“十大行動”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更嚴保護筑牢山水人文之城的司法屏障。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依法懲治各類刑事犯罪,扎實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努力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黃山建設。持續深化訴源治理,為平安和諧之花厚培沃土。積極探索生態環境司法保護黃山經驗,助推生態高顏值和發展高質量協同并進。妥善審理各類涉農案件,依法支持休閑農業、特色種養等產業發展,服務打造鄉村振興新典范。強化徽文化產業司法保護,助力傳統文化煥發新生、造福當代。
二是以更高標準優化創意創新之城的法治環境。圍繞推進“開放+”、深耕“科創+”、堅定“旅游+”要求,公正高效化解涉合同、物權等民商事糾紛,妥善審理涉行政許可、行政協議等行政案件,促進優化投資興業軟環境。堅持平等保護,讓各類市場主體放心投資、專心創業、安心經營。加大對新興產業、重點領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三是以更新思路貢獻開放樞紐之城的司法智慧。加強司法制約監督,規范司法權力運行,促進嚴格公正司法。深化訴訟制度改革,持續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加強智慧法院建設,推動立案、審判、執行等全流程網上辦理,促進智能輔助辦案系統深入應用,實現執法辦案全程留痕、全程可視、全程監督。積極探索區域司法服務一體化運行機制,加快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精準司法服務和保障。
四是以更優隊伍激發青春活力之城的司法動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心悅誠服尊崇、融會貫通領悟、責無旁貸踐行。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筑牢絕對忠誠純潔可靠根基。加大干部交流培養選拔力度,樹牢以實績用人鮮明導向,激勵干警創造出色、出彩、出眾的一流業績。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省市實施細則,持之以恒正風肅紀,確保法官清廉、隊伍清正、司法清明。
五是以更實舉措守護美麗幸福之城的和諧安寧。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縱深推進“切實解決執行難”,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持續提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認真做好涉訴信訪工作,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強基固本加強人民法庭建設,更好發揮便民利民優勢,積極服務基層社會治理。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