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市財政局局長 江卓琪

一、2021年預算執行情況
2021年,全市各級財政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圍繞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攻堅克難、主動作為,減稅負、增投入、提績效、防風險,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為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提供堅實財政保障,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全市預算執行情況
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8.3億元,增長5.2%。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214.12億元,增長3.8%。按現行財政體制,加上級補助收入、調入資金等,全市一般公共預算實現收支平衡。
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55.74億元,下降15.4%。全市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完成108.78億元(含專項債支出),增長12%。
全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完成0.7億元,支出完成0.7億元。
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完成42.63億元,支出完成36.05億元。
以上均為全市匯編數。
(二)市級預算執行情況
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3.3億元,增長3.6%。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52.66億元,增長14.1%。按現行財政體制,加上級補助收入、調入資金等,市級一般公共預算實現收支平衡。
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29.74億元,下降20.3%。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完成39.1億元(含專項債支出),下降8.3%。
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完成0.65億元,除調入一般公共預算0.47億元,其他相應安排企業改革發展支出。
市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完成6.78億元,支出完成5.92億元。
上述預算執行數字在年度決算后,可能會有部分變化。
(三)地方政府債務情況
全市政府債務余額314.3億元,市級政府債務余額121.65億元,均未超出省下達的政府債務限額,新增地方政府債券全部用于支持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項目支出。
二、落實市人大決議情況及財政主要工作
2021年,全市各級財政部門按照市人大決議要求,緊緊圍繞“五個之城”建設,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全市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一)夯實財政收支管理,財政運行好于預期。一是多渠道開源,穩住財政運行“基本盤”。二是多舉措節流,嚴守勤儉節約“風向標”。三是多方式提效,用好結構調整“優化器”。
(二)激活經濟發展動能,政策落實成效明顯。一是落實直達機制確保惠企利民。二是優化產業政策推進提質增效。三是強化政策協同優化營商環境。四是推動重大投資增強發展后勁。
(三)堅持辦實事惠民生,民生投入更加聚焦。一是扎實推進民生工程實施。全市財政投入39.51億元,推動33項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全面完成。二是支持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三是推動教育文化事業深入發展。四是持續提升社會保障水平。
(四)鞏固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全面推進。一是支持接力推進鄉村振興。二是加大支農投入提質增效。三是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四是有效落實各項惠農政策。
(五)推動生態環境改善,補償機制建設升級。一是升級建設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二是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三是多元投入拓寬融資渠道。
(六)完善財政管理體制,治理水平日益增強。一是財政重點改革深入推進。二是預算績效管理不斷深化。三是政府債務管理嚴格規范。四是財政管理效能有效提升。
三、本屆政府財政工作回顧和今后五年工作目標
(一)四年來財政工作回顧
財政實力穩步增長。全市四年累計爭取上級各類轉移支付資金396億元,人均轉移支付資金爭取居全省前列。財政支出連年增長,支出突破200億元,2021年達到214億元。
財政政策積極有效。市級累計安排扶持民營經濟發展資金8.2億元,較好發揮財政資金對重點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爭取地方政府新增債券資金139.24億元(市級49.41億元),有力推動高速鐵路、水環境治理、生態保護、城市基礎設施、特色小鎮等一大批事關黃山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建設。
財政保障不斷提升。充分彰顯公共財政屬性,全市財政民生支出達656.5億元,占財政支出比重80%以上。
財政改革縱深推進。全力打造“法治財政”,依法理財深入人心。持續推進預算管理制度改革,預算績效管理全面實施,預算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二)今后五年財政工作目標
一是財政收入質量穩健提升。持續推動雙招雙引,圍繞做大稅源、做強稅基、做優稅質,千方百計加強財源建設,逐年提高稅收占比,確保財政發展有質量、可持續。
二是財政支撐作用充分發揮。圍繞“五個之城”建設,充分發揮財政引領和保障作用。
三是現代財稅體制加快建立。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貫徹零基預算理念,推進財政支出標準化。
四是財政治理能力顯著提高。堅持改革賦能、數字賦能、創新賦能,進一步挖掘潛力、提高能力、釋放活力,增強財政統籌保障力和可持續發展力,以當家的思維更好擔當起管家的責任。
四、2022年財政預算草案
綜合各類因素,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增長5%左右,與經濟社會發展、減稅降費政策等相適應。支出安排進一步強化底線思維,持之以恒落實過緊日子要求。
2022年市級財政預算草案
1.一般公共預算
收支預算:2022年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24.1億元,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40.83億元,省財政提前告知市級轉移支付資金16億元(不含均衡性轉移支付及體制補助)按要求編入預算,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合計56.83億元。
2.政府性基金預算
2022年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7.79億元,加上級補助收入、上年結余、調入資金、專項債務轉貸收入等轉移性收入,收入合計60.5億元。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42.82億元,加專項債務還本支出17.68億元,支出合計60.5億元。收支相抵,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平衡。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2022年市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0.49億元,除調入一般公共預算0.29億元外,計劃安排市屬企業改革發展等支出0.2億元。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
2022年市級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7.61億元,支出6.7億元。
2022年市級財政重點支出政策
一是預算安排厲行節約。將政府過緊日子要求作為預算管理長期堅持的基本方針,堅持量入為出、精打細算,強化零基預算理念,進一步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支出。
二是產業投入提質增效。注重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聚焦全市產業發展,2022年市級統籌安排扶持民營經濟發展資金2.6億元。支持雙招雙引,加大高層次人才投入,保障實施“迎客松英才計劃”,市級預算安排人才專項資金2690萬元,較上年增加1800萬元。
三是銜接資金穩中有增。提高農業質量效益,支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支持接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健全支農投入機制,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比例在9%以上。
四是民生保障穩中有升。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增強民生政策的可持續性。安排教育經費3.2億元,不折不扣落實教育投入責任,改善屯溪一中等校區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安排社會保障和就業經費4.65億元。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安排衛生健康經費1.78億元。推動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支持法治黃山、平安黃山建設。
五是風險防控穩中有進。兜牢“三保”底線,做到“三保”支出足額安排,不留硬缺口。依法落實法定債務償還責任。確保完成年度隱性債務化解任務,提升財政重點領域風險防范水平。
2022年財政重點工作
一是堅持統籌謀劃,拓展財源培植新思路。牢固樹立雙招雙引稅源導向,謀深抓實稅源培育工程,推動招商工作財政支持關口前移,助力項目精準落地。
二是堅持協同發力,完善財政扶持新模式。繼續推進助企紓困,抓實減稅降費政策紅利落地。創新和優化財政支持方式,優化調整存量政策資金,把更多資金用于支持設立產業引導基金。
三是堅持深化改革,開啟財政改革新征程。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實施新一輪市區財政體制,繼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領域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引導激勵市區加快發展。
四是堅持底線思維,落實風險防范新要求。提高財政收入質量,兜牢兜實“三保”底線,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做好教育、醫療、養老、社會保障等重點民生領域保障。完善債務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加強國企債務風險管控,積極構建防范政府債務風險長效機制。
五是堅持全面從嚴,筑牢隊伍建設新基石。始終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在嚴肅紀律中筑牢廉政底線,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財政政治生態。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