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12月8日至9日,第七次中國政府與六大主要國際經濟組織負責人“1+6”圓桌對話會等多場重大外交活動在黃山市舉辦。此前的3月到4月,阿富汗鄰國外長會議、阿富汗問題“中美俄+”磋商機制會議等皆在黃山市舉行。
今年,我市圍繞推進“大黃山”建設,首次提出打造“國際會客廳”。這其中離不開文明的浸潤與賦能。
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個城市引以為傲的金招牌。今年以來,我市加快從全國文明城市邁向全域全國文明城市,著力構筑道德風尚建設的新高地。
在市文明委全會暨2022年全域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上,市委書記凌云強調,黃山是享譽世界的中國名片,開展全域文明創建意義重大。要錨定目標、埋頭苦干,交出全域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高分答卷,為高標準建設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作出更大貢獻。
此次會議提出:鞏固擴大創建成果,打造全覆蓋、全域化“文明版圖”。讓千家萬戶、千行百業、千街萬巷的“微光”匯成全域文明的“星海”。
道德潤澤 厚植文明根基
2022年8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給黃山風景區工作人員李培生、胡曉春回信,對他們繼續發揮“中國好人”榜樣作用提出殷切期望,勉勵他們積極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帶動更多身邊人向上向善。
黃山大地好人不勝枚舉,他們用凡人善舉為黃山奮力崛起趕超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豐潤道德滋養。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8名、安徽省道德模范及提名獎15名,涌現出“中國好人”91名、“安徽好人”131名,評選出黃山市道德模范及提名獎213名、“黃山好人”653名。
大型現代滬劇《挑山女人》由安徽省道德模范汪美紅事跡改編,該劇先后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獎等15個國家級獎項;大型現代黃梅戲《有鳳來黟》講述“中國好人”金玉琴如何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故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市通過打造黃山先進人物館,以榜樣為原型,創作一批文藝作品,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營造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社會氛圍。
全域創建 繪就文明底色
積極提升城市道路、公園廣場、交通擁堵節點等12個方面工作;完成10家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推動“兩高一場”周邊環境整治延伸拓展;探索建立“最干凈城市”黃山標準和長效管理體系……我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落腳點放在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難點、痛點、堵點上。2021年,群眾對全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滿意度達到99.73%。
為深化全域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今年6月,我市提出以創建全域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全面實施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三年行動,優化城鄉環境,賦能全域旅游。
“一把手”推動、“一盤棋”部署、“一竿子”到底。全市各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帶頭參加“清理河道·清潔家園”環境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依托96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點),大力宣揚“黎明即起、灑掃庭除”“永禁泥沙垃圾入河,違者罰銀三兩”等徽州優秀傳統文化因子;組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2877支,打造“生態美超市”等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品牌70余個;實施星級志愿者禮遇12條……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在黃山大地成為行動自覺。
“真正讓一城人動起來,讓一座城美起來。”市委副書記、市長孫勇在參加“清理河道·清潔家園”環境整治志愿服務活動時指出,文明始于心,創城踐于行。要積極行動起來,集中開展河道及沿線垃圾清理、雜物清除、淤泥清暢等志愿服務活動,迅速掀起全市河湖水域清潔行動創建熱潮。
惠民實踐 彰顯文明力量
行走在黃山的各個街巷,總能感受到濃厚的文明氛圍,道路、小區干凈整潔,農貿市場文明有序……這些變化得益于“群眾云點單、中心云派單、志愿者云接單”的文明實踐工作新模式。群眾需要什么,志愿服務就開展什么,“互聯網+文明實踐”模式精準服務群眾,初步形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黃山樣板”。
從2015年開始,“幸福四葉草”志愿服務隊就活躍在徽州區徽州人家社區的各個角落,這支隊員平均年齡超過65歲的志愿服務隊,為美化家園、調和糾紛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市第三人民醫院打造的“仁愛醫療”志愿服務品牌項目,為社區、村鎮居民送健康、送知識、送溫暖;黃山區仙源鎮“板凳課堂”讓黨的最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一個個有特色、高品質、接地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品牌項目,激發了文明活力。
目前,全市培育打造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品牌項目600余個。黟縣西遞打更隊、黃山山海公益負責人程劍、屯溪區陽湖鎮柏山社區等9個先進典型當選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他們厚植精神文明沃土,以一個個“凡人英雄”的故事,凝聚起新征程上昂揚奮斗、向上向善的力量之源。
記者觀察
文明之城展翅騰飛
黃山是山水人文交融的風光勝境、風雅之城。近年來,我市將城鄉文明一體化作為提升群眾生活福祉的民生工程,探索富有特色的城鄉精神文明融合高質量發展之路。
綻放文明之花,結出最美碩果。我市依托徽文化發祥地優勢,推動徽州優秀傳統文化因子深植于城市文明的血脈。其中,組織對徽州楹聯、家訓家規等4000多種文獻和超百萬文書進行發掘,建設村史館、鄉賢館、好人館;整理出具有當代價值和傳承意義的徽州傳統族規家訓300余條;在基層社會治理中推廣并巧用活用“作退一步想”理念和做法……從提升城鄉文明程度到提高市民文明素質,黃山內外兼修、久久為功。
文明新風尚是一場經久不息的實踐和培育過程。傾城的美,需要我們傾心的努力。城市的美,應該是秀外慧中的美。當有更多的社會成員自發參與到志愿服務隊伍之時,文明之風必將蔚然形成。
從“一枝獨秀”到“滿園春色”,對文明的不懈追求煥發出來的無限激情,支撐著“五個之城”的強勢崛起,又推動著文明之城的展翅騰飛。我市先后榮獲中部最佳投資城市、中國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五連冠”等榮譽。11月24日,“2022中國城市旅游發展論壇”揭曉“非凡十年·魅力二十城”旅游城市名單,黃山躋身前十。
一個全域文明的新黃山,必將為黃山建設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豐潤的道德滋養。
編輯:洪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