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
一紙書信,關懷萬千。
自2022年8月13日收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以來,“中國好人”李培生、胡曉春始終牢記總書記教導,把重要回信精神作為奮斗的動力和精神的源泉,扎根黃山、服務黃山,以實際行動影響帶動身邊人,讓重要回信精神落地生根。
8月11日10時30分,工作歸來的李培生回到了玉屏環衛所,與同事們一起吃午飯。“我們五點半吃早飯,六點鐘上班,所以午飯也會早一些。”李培生說。他利用吃飯的間隙與家人視頻通話,通報平安。吃完午飯,他重新穿上黃馬甲,戴上安全帽,拿起登山繩,投入到工作中。
“做好一件事不難,難的是用一輩子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李培生說,今年是他在黃山風景區工作的第27個年頭。27年來,他始終在用心用情守護著黃山。
兩年來,李培生積極參與國家團體標準《景區垃圾分類收運作業規程》《景區垃圾分類投放操作規程》的編輯工作,努力為全國各地的景區垃圾分類工作提供技術引領。他發揮傳幫帶作用,手把手傳授放繩技能。目前,景區的放繩工已有18人,都在努力當好懸崖上的“美容師”。
8月11日14時,在不到6平方米的守松人工作室里,胡曉春正忙著第96本《迎客松日記》的撰寫。“守松工作程序簡單,但需要責任心,需要定時觀測和記錄。”胡曉春說。
“收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是巨大的光榮,但這份榮譽不只屬于我個人。”胡曉春說,“守松人”有專家教授、技術人員,有景區眾多基層職工。沒有團隊的付出,就沒有迎客松保護的成功。
2年來,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胡曉春,利用工作之余走訪身邊干部群眾,主動與游客交流,聽取對于黃山保護管理發展方面的意見建議。他經常為前來黃山研學的孩子講述迎客松的歷史、保護所用科技等,兩年來累計開展研學講解數百場。
黃山管理部門從1981年起設立迎客松“專職守松人”崗位。43年來,守護迎客松的重任一棒傳一棒。2011年6月,接力棒交到了胡曉春手上。作為第19任守松人,胡曉春常年待在山上,無法抽出時間參加孩子的家長會,無法在節假日陪父母過節。
“這些年,雖然經歷臺風、暴雪、冰凍等極端天氣,但迎客松安然無恙,黃山風景區依然秀麗如初,這就是我們守護的意義。”胡曉春說。
編輯: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