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今年,是我市全面“融杭”的開局之年、推進之年和突破之年。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是響應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實踐,也是推動黃山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扎實推進,主動“走出去”、誠摯“請進來”,各項工作有力度、有聲勢、有成效。
最響亮的“高頻詞”
“融杭”工作啟動以來,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共識,也得到了都市圈各市特別是杭州方面的積極呼應。
1月4日,杭州市黨政代表團來訪,黃杭兩市簽署“1+9”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提出“攜手共建杭州都市圈合作示范區,努力將示范區打造成為杭州都市圈合作典范、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樣板”。
從3月開始,在全市范圍開展了“‘融杭’,我們怎么看、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全市上下聚焦主題挖根源,結合實際明方略,大力踐行新發展理念,主動對標發達地區做法,推動重點工作取得實質性突破,進一步營造了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7月13日,我市成功舉辦第一屆黃山發展大會,招賢引智與招商引資并舉發力,成功簽約項目76個、總投資456億元,其中來自長三角區域的項目數和投資額均超半壁江山,體現了全面“融杭”、對接長三角的階段性成效。
“融杭”成為今年最響亮的“高頻詞”。
做實干的“行動派”
站得高,望得遠,更要踏得實。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全市上下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重大機遇,全方位、深層次融入杭州都市圈。
合作框架初步建立。各區縣分別與都市圈有關區縣簽署合作協議;54家市直部門多次深入對接并達成系列合作共識;17家市直單位、7個民主黨派及社會團體間簽署合作協議。
交通互聯拉近距離。黃杭高鐵開通后,黃杭兩市時空距離縮短至1.5小時,昌景黃高鐵、池黃高鐵、蕪黃高鐵、黃千高速、德上高速建設加速推進;歙縣與臨安區開通客運公交,水上公交客運一體化改革、新安江干線航道綜合開發利用工作進展順利。交通的互聯互通,為全面深化黃杭兩地戰略合作帶來新機遇。
規劃政策深度接軌。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黃杭國際黃金旅游線,杭臨績、寧宣黃高鐵等一批重大項目列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積極參與杭州都市圈新一輪發展規劃編制,我市有望納入核心圈層;與杭州市共同開展黃杭綠色產業帶、黃杭國際旅游示范區課題研究。
產業協作成效初顯。上半年全市引入都市圈招商項目39個,協議投資43.8億元。謀劃產業對接合作企業(項目)113個,組織44家企業赴杭州開展產業對接合作。近40家杭州都市圈知名企業與我市達成合作意向。我市企業借力“融杭”,成為杭州市相關產業鏈條上的重要一環,同時,我市的優質農產品也紛紛走進杭州各大商超。
合作領域優化拓展。生態共治上,黃杭兩市共同開展跨界斷面水質聯合監測;文旅共惠上,成立黃杭高鐵戰略聯盟,開展旅游聯合推廣活動,上半年接待長三角地區游客1469萬人次,增長15.3%,其中杭州都市圈游客267萬人次,增長32.1%;民生共建上,市民“一卡通”項目順利立項,文旅“一卡通”項目列入長三角“一卡通”試點,黃杭兩市開展養老事業發展共建,選擇8個鄉鎮(街道)試點建設示范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奏共融的“最強音”
聚焦產業發展是“融杭”的核心,園區則是產業發展的主戰場、主平臺。黃山高新區加速“融杭”力求實效,主動加強與錢塘新區、青山湖科技城的交流合作,積極探索飛地招商、互設總部、陣地招商等新模式,持續跟進20余個杭州專題招商項目,推動青網科技園等一批項目盡快掛牌,以項目實績檢驗“融杭”實效。
懷抱機遇、面對挑戰,怎樣才能真正融入杭州、實現黃山快速發展?關鍵要靠一個個具體的項目特別是重大項目來實現。市投資促進局以“融杭接滬”為契機,著眼大強,緊盯阿里巴巴、中國銀聯、攜程集團、覽海集團、寧波港等長三角地區目標大強企業,持續推動阿里云智慧城市、覽海高端康養綜合體、復星月潭湖綜合開發等一批高質量在談項目早日落地,服務中國銀聯(黃山)園區、攜程智慧旅游、寧波港海港物流通道等落戶項目早見成效,服務胡興堂、味即道等一批本地企業布局杭州都市圈。
長三角一體化的車輪滾滾駛向新時代,杭州都市圈是長三角的重要板塊之一,作為杭州都市圈正式成員黃山市來說,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重大發展機遇。7月26日,記者從“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推動黃山高質量發展”情況通報會上了解到,前不久,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已經印發,安徽省的行動計劃也經過省委全會審議通過。目前,市發改部門正在牽頭研究制定我市的實施方案。市發改委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更高站位推動“融杭”工作,把全面融入杭州都市圈作為我市參與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主平臺和主抓手;以更寬視野推動規劃共繪,攜手杭州市加快推進黃杭綠色產業帶規劃編制工作;以更高質量推動產業共興,積極跟蹤落實第一屆黃山發展大會成果,確保重大簽約項目盡快落地;以更高標桿推動旅游合作,把握“后峰會、前亞運”的黃金發展期,與杭州等市聯合舉辦各類推廣活動,聯手開拓境內外市場;以更大力度推動生態共治,與杭州市、湖州市協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以更實舉措推動服務共享,積極推動城市間政務、商務等網絡共通、數據共享、成果共認,奏響“融杭”發展“最強音”,為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作出黃山應有的貢獻。
編輯:文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