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初冬的黃山,色彩斑斕,嘉賓云集。
11月15日,第十五屆安徽國際文化旅游節在我市盛大開幕。文化旅游節期間,包括國際旅游組織、駐華使領館官員、部分外國文旅機構代表,以及境內外商協會、文旅企業代表等齊聚黃山,對話交流、商洽對接,共赴“皖美”之約,共同見證安徽文化和旅游發展成果,并圍繞入境旅游、產業鏈對接、科技賦能等主題展開深入合作,讓世界聽見了安徽文旅的澎湃潮聲。
黃山之緣:
文旅融合的戰略支點
黃山市是徽州文化的發祥地和核心區,也是中國現代旅游的始發地,深厚的文化積淀為本次活動提供了堅實支撐。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抓住文旅、延伸文旅、不唯文旅、超越文旅”的思路,加快建設全域旅游發展先行區、示范區,探索出獨具特色的“文旅+百業”“百業+文旅”融合發展新路徑。
數據顯示,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連續3年居全省首位。徽州魚燈入選2025年度IP非遺文博賽道TOP10;黃山風景區建成國內首個“全程AI伴游”景區。全市現有320余家國家級、省級品牌民宿,打造了黟縣黑多島、祁門祁民公社等一批數字游民基地……一系列成果表明,黃山的文化軟實力正加速轉化為旅游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
黃山以世界級旅游名山聞名世界,正沿著本屆安徽國際文化旅游節傳遞的文旅產業發展新思路,讓海內外游客在“詩與遠方”的雙向奔赴中續寫新的故事,演繹一場從“黃山引領”到“全域聯動”的深刻變革。大會透過黃山這扇窗,向世界講述了一個超越地理標簽的安徽新敘事。
藝術敘事:
科技賦能的文化交響
本屆文化旅游節開幕式上,一場融合科技與藝術的大型沉浸式演出驚艷全場。
黃山徽秀大劇院燈火璀璨,舞蹈《雕刻徽州》演繹“徽州夢”,黃梅歌《天下黃梅》傳遞“黃梅情”,花鼓燈舞蹈《石榴花開》譜寫“淮水謠”,器樂雜技《漕運飛歌》記述“運河記”,交響樂《長江之歌》詠嘆“大江賦”……演出通過“實景+數字影像”技術,生動展現了徽州文化、長江文化、淮河文化、大運河文化以及黃梅戲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實現“古今對話”與“時空交織”。
來自克羅地亞的旅行商馬可在觀看演出后贊嘆:“這場演出讓我看到了真正的東方韻味,這種文化體驗在歐洲市場一定會大受歡迎。”
藝術無國界,演出之所以能夠跨越文化隔閡,讓外國友人為之贊嘆,是因為它以科技為媒介、以文化為靈魂,在沉浸式體驗中實現了情感共鳴與價值認同。這場沉浸式演出正是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用藝術講好安徽故事的重要實踐。
“安徽省持續推動特色地域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促進政策。”世界旅游聯盟副主席許澎在致辭中表示,“旅游賦能城市品質活力提升和鄉村全面振興取得了明顯成效,安徽的經驗為全球提供了‘文旅賦能可持續發展’的鮮活樣本。”
在黃山,西遞與宏村的花燈、香囊、婚俗徽劇體驗,讓古老技藝化為可觸可感的文化脈動;徽州古城通過《徽州府有喜》實景演繹、民俗巡游與“徽物集”文創市集,吸引年輕人“奔縣”而來;齊云山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區以“齊云逍遙街”的NPC互動以及白岳煙花秀等演出,營造了“一步一景一戲”的沉浸氛圍……徽州文化以當代姿態融入全球對話,演奏出一曲跨越時空的沉浸式交響。正如亞太旅游協會主席施明德所言:“安徽的文化體驗,不是‘觀光’,而是‘沉浸式劇情任務’。”
入境引擎:
開放合作的全球圖景
今年1月至9月,我市接待入境游客24.24萬人次,同比增長65.01%;實現國際旅游收入16673.07萬美元,同比增長107.35%。
發展入境旅游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文旅行業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重要任務。
11月15日,在黟縣舉行的2025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游協作區推進活動現場,浙皖閩贛4省旅游協會簽訂了入境游合作框架協議,將攜手開拓國際市場,推進交通互聯、簽證便利化與多語言服務升級,創新入境旅游服務模式。
作為本屆文化旅游節的重要活動,16日上午,2025安徽入境旅游大會以“引客入皖”為核心,聯合攜程、Tripadvisor(貓途鷹)等優質OTA平臺,精心打造并向全球推出了“世界遺產之旅”“皖美康養之旅”等國際化精品線路,啟動了“百萬入境游客安徽行”計劃,向全球嘉賓呈現了安徽獨特的山水人文魅力。
“黃山的云海翻涌如‘仙境待機模式’,徽州的古村落靜默如‘時光存檔點’,安徽人民的笑容,則是最溫暖的‘歡迎界面’。”施明德表示,PATA(亞太旅游協會)愿做安徽的“全球旅游合伙人”,持續推動“中國黃山”向“世界黃山”躍升,推動安徽入境旅游從“火熱”走向“持續沸騰”。
聯合國旅游組織亞太部部長黃海國贊嘆:“黃山不僅是中國自然與人文瑰寶的象征,更是自然、文化與可持續發展和諧共生的典范。”在他看來,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實施,不僅極大提升了黃山作為全球旅游樞紐的吸引力,更把安徽秉持開放姿態、打造包容友好旅游環境的堅定決心傳遞給了全世界。
文旅深度融合正加快提升黃山市入境游的品質內涵,使其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也讓世界看見更加開放自信的黃山。
產業躍升:
鏈群思維的創新實踐
構建高效協同的文旅產業鏈,是推動產業從“大”到“強”的關鍵一步。
首次以“產業鏈”為主題的安徽文旅產業鏈對接大會以產業賦能為重點,堅持“構建高效協同產業生態”的戰略定位,聚焦成果發布、供需對接、金融賦能、平臺搭建等關鍵環節,集中推出了黃山西溪南高端休閑度假基地項目等25個精品招商項目。安徽文旅正以更加協同、開放、創新的姿態,全面邁入產業鏈群融合發展的新階段。
大會特別發布了《安徽省文化和旅游產業鏈群研究報告》。“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產業集群塑造國際化發展新標桿,依托黃山、九華山等世界級文旅資源,形成黃山休閑度假等18個產業集群……”報告首次系統提出“437”文旅產業鏈群發展格局,即錨定四大產業鏈——休閑度假、文化創意、文旅裝備制造、智慧文旅,聚鏈成群,打造37個文旅產業矩陣,深度支撐全省“一區三圈四帶”協同發展。
本屆文化旅游節還集中展示了一批科技賦能文旅的智慧應用產品,如科大訊飛發布AI翻譯機推動文旅服務國際化升級方案、“游安徽”智能體和支付寶國際版“美好安徽迎客天下”專區……這些創新舉措充分體現了科創要素與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
海外華文媒體走讀安徽,用文字、圖片、視頻向世界傳遞安徽的獨特魅力;“超級皖”美食爭霸城市PK賽,“舌尖上的文旅”激發消費新活力;國際旅行商安徽行,促進國際合作與文化傳播,共繪安徽文旅全球新圖景……
當文化旅游節突破傳統節慶的邊界,成為感知安徽的立體窗口,以文化為魂,以旅游為韻,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傳統與科技的激情碰撞,正讓安徽以更鮮活的姿態走向世界舞臺。
編輯: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