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各大商圈人頭攢動,網紅打卡點“人氣爆棚”,魚燈巡游、江畔音樂會、非遺體驗讓游客沉醉其中,跨界營銷、票根經濟帶來新增長點……如今的黃山,正以“無界”思維打破產業壁壘,用多元業態編織“引客來、留客住、促消費”活力網,讓傳統與現代、文化與商業在融合中迸發強勁動能。
多維發力釋放消費潛能
夜色降臨,橫江水畔、齊云山下,璀璨的燈光喚醒了齊云小鎮的夜。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穿梭古風街市,看橫江舞金龍、齊云打鐵花等非遺盛宴,玩漢服游園、創意互動,在“仙、俠、隱、仕”主題逍遙街完成任務兌換抽獎,沉浸式體驗讓參與感拉滿。
不止齊云小鎮,黃山全域夜經濟多點開花。黃山徽秀景區的“彩色狂歡節”集結快閃、巡游等新潮演出,為游客打造出一處兼具傳統韻味與新潮活力的好去處;屯溪河街推出江畔音樂會、非遺體驗、魚燈巡游等豐富多元的夜游項目;花山謎窟白天上演國風快閃,入夜則以“龍騰鼓韻”“水舞光影秀”等打造科技幻境,實現傳統韻味與新潮活力完美交融……豐富多彩的夜生活包裹著濃濃的“煙火氣”,讓市民和游人流連忘返,也讓夜經濟成為消費增長的“強引擎”。
消費潛力的釋放,離不開政策與市場的同頻發力。今年5月—6月,全市開展“徽動消費悅享黃山”有獎發票試點活動。其間,全市零售、住宿、餐飲三大行業開具的個人增值稅普通發票數量同比增長358.63%、金額同比增長44.85%,以票促“消”點燃市場活力。11月1日,新一輪有獎發票活動正式啟動,正以更豐富的獎項、更廣的覆蓋范圍持續推動消費潛力釋放。
“票根經濟”成為串聯消費的關鍵紐帶。市商務部門“十一”啟動的以“徽動消費票享黃山”為主題的“票根經濟”促消費活動,游客憑高鐵票、機票、景區/餐飲/住宿/購物發票,可享受全市160余家覆蓋零售、餐飲、住宿商戶及景區等的多重聯動優惠,實現“引客來、留客住、促客消費”的良性循環,讓單一消費衍生出乘數效應,持續釋放消費潛力。
深耕在地文化打造特色IP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特色IP則讓文旅魅力持續破圈。
“一戲,鯉魚擺尾!二戲,魚騰千里!三戲,魚躍龍門!”每逢節慶,承載數百年歷史記憶的徽州魚燈便在鼓樂聲中“游”入街巷。靈動的造型、流光溢彩的光影吸引著天南地北的游客駐足觀賞拍攝,社交媒體上相關話題熱度居高不下。今年5月,在2025世界IP經濟發展大會暨全球IP授權博覽會上,徽州魚燈在2368個參評IP中脫穎而出,榮獲2025年度IP非遺文博賽道TOP10,系安徽省唯一,成為現象級文旅符號。
如果說魚燈是流動的非遺盛宴,那么沉浸式演藝便是定格在城市肌理中的文化體驗。
身著錦衣漢服,穿越千年繁華,在古建筑里暢談歡笑、不舍別離、舞姿翩翩……當暮色四合、華燈初上,沉浸式話劇《徽州府有喜》在徽州古城府衙內上演,以徽州古城為天然舞臺,深挖徽州歷史與民間故事,將徽派建筑、民俗禮儀等在地元素巧妙融入劇情,讓游客在移步換景間沉浸式感受千年徽州的人文底蘊。
從流動的魚燈到定格的演藝,實踐證明:深耕在地文化,讓在地元素與現代傳播、體驗模式相結合,打造特色IP,不僅能讓傳統文化“活”起來,更能打造出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旅游品牌,實現從“一次性打卡”到“深度復游”的質變。
“文旅+”催生多元新業態
“快看,綬帶鳥又來了!”憑借良好的生態環境,屯溪區傍霞村吸引了許多鳥類來此繁衍棲息,也讓這里成為攝影愛好者追捧的“拍鳥圣地”。隨著“觀鳥經濟”持續升溫,綬帶鳥帶來的生態紅利正不斷釋放。
“劃定核心保護區、設計科學觀鳥路線、推廣民宿生態公約,形成‘生態攝影+’產業鏈。既要保護鳥類的家園,也要讓村民端上‘生態飯碗’。”傍霞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敏強介紹,2024年,全村旅游收入同比增長35%,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傍霞村的生態文旅實踐只是黃山文旅多元發展的一個縮影,以“文旅+”為起點,黃山不斷拓展文旅融合的邊界,催生了更多特色業態。
今年4月,來自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海口學校的133名師生赴黃山開展研學活動,沉浸式感受徽文化魅力;5月,來自廈門的187人“銀發旅游專列首發團”乘坐G242次高鐵抵達黃山北站,在山水間開啟愜意康養之旅;9月,2025“犀旺杯”環黃山國際公路自行車賽與2025環黃山自行車挑戰賽在屯溪同步開賽,“賽事+旅游”讓體育激情與山水共舞;《報恩小福寶》等微短劇相繼在黃山開機取景,“跟著微短劇去旅行”成為文旅傳播新風尚。
體育、康養、農業、工業、影視、交通……從“文旅+”到“+文旅”,黃山秉持“抓住文旅、延伸文旅、不唯文旅、超越文旅”思路,積極探索文旅融合發展的全域全業態新模式與新路徑,拓展了“文旅+百業”的新空間,也打開了“百業+文旅”的新天地。
從徽州魚燈的“破圈出海”到沉浸式演藝的“活化”演繹,從生態賦能的“觀鳥經濟”到“文旅+百業”的無界融合,黃山正以多元業態的“混搭”打破產業邊界,讓傳統山水名片煥發出消費新動能,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活力。
編輯:葉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