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深秋時節,新安江畔的歙縣街口鎮迎來大幅降溫。連日來,全體鎮村干部深入包保網格,對獨居、高齡老人等重點群體開展細致走訪,將“主動靠前、精準對接”的服務機制落到實處,確保民生保障“降溫不降心”,服務群眾“零距離”。


“老人家,這兩天氣溫降得厲害,柴火夠用嗎?門窗有沒有漏風?”在海拔較高的新門村毛汰組,鎮村干部挨家挨戶敲開老人的房門,仔細詢問御寒物資儲備、取暖設備安全情況,并動手幫忙檢查電路、加固門窗。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干部們更是化身“勤務員”,將過冬所需的米、油、棉被等生活物資直接送到灶臺邊和床榻前。一位巨川村的獨居老人緊握著網格員的手,眼眶濕潤:“現在干部真是貼心,天再冷,心里也暖得很!”
據悉,這份“暖”,源于該鎮變“等問題上門”為“上門找問題”的工作思路深刻轉變。針對山間寒意漸濃,鎮為民服務中心計劃連同衛生院開展“暖心健康行”,家庭醫生團隊攜帶設備,對高齡、慢性病老人進行重點巡診,監測血壓、血糖等指標,叮囑用藥安全,確保基本醫療服務在嚴寒時節同樣“不掉線”。而該鎮平安法治和綜合行政執法中心則依托覆蓋全域的“網格大起底”行動,將獨居老人、困難群眾等特殊群體的信息動態更新,納入“一人一檔”管理。無論是生活物資配送、安全隱患排查,還是健康關懷、政策咨詢,都能通過網格快速響應、精準對接。入秋以來,該機制已累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40余件,辦結率持續保持高位。
“服務零距離,就是要把‘最后一公里’變為‘最暖一公里’。”黨員干部用一次次主動的敲門、一句句關切的詢問、一件件實在的幫扶,將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用“零距離”的服務,織就抵御寒潮的“溫情網”。


編輯: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