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黃山海事緊扣“比發展、講奉獻、重實干”主題,將精神偉力注入實踐洪流,在打造精品航線的攻堅中比擔當,在服務企業民生的細微處講奉獻,在升級水運業態的征程上重實干,以過硬作風為新階段水運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當碧水遇見青山,當航道串聯風景,黃山正以水為墨,在皖南大地上書寫著交旅融合的動人篇章。這里,古老的航道煥發新生,靜謐的湖泊變身舞臺,每一次啟航都是一次詩與遠方的相遇。讓我們沿著這條水上畫廊,探尋黃山水運如何讓“交通線”變身“風景線”,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以航為筆,繪就精品航線新藍圖。當“國字頭”項目落地新安江,一條連接皖浙的黃金水道被重新定義。2022至2024年,借交通運輸部打造精品航線的東風,黃山以“新安江—千島湖皖浙省際航線”為畫布,從船舶升級到航道維護,從碼頭改造到品牌塑造,每一步都走得扎實而精準:4艘船舶完成艙室改造,6艘游船實現系統升級,18艘試點船舶煥新容貌;75公里航道標識如繁星點綴,3座碼頭披上彩繪新裝。這場歷時兩年的匠心打造,不僅通過了省級驗收,更讓“新安山水行,特色文化游”的品牌走向長三角,試點航線入選長三角交通領域2024年度標志性合作成果、安徽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踐創新案例、安徽省交旅融合應用場景和典型案例,成為區域合作的亮眼名片。
以夜為幕,點亮徽文化體驗新場景。當夕陽西沉,新安江的夜晚才真正蘇醒。屯溪夜游項目用光影為畫筆,將老街、河街、黎陽水街串聯成一條流動的文化長廊。主題游船劃破靜謐江水,徽劇唱腔隨風飄蕩,兩岸山體與橋梁化作天然舞臺——這里不僅是游客的“詩和遠方”,更是市民的“生計所系”。約90%的就業崗位向周邊市民敞開,從掌舵行船到導游服務,從餐飲接待到文化講解,旅游帶來的不僅是客流,更是扎根社區的發展動能。夜游,讓徽州文化在槳聲燈影中生生不息。
以港為基,開啟湖泊旅游新篇章。月潭湖畔,一座綜合旅游港區的崛起,見證著“十年磨一劍”的堅持。從2018年破土動工,到2023年竣工驗收,再到2025年金秋開園,這片10平方公里的水域終于綻放。1座綜合碼頭、8處停靠點如珍珠散落,21公里航道串聯湖光山色,年90萬人次的客運設計吞吐量,為交旅融合埋下伏筆。港區開園不僅是基礎設施的落成,更是一個區域旅游新格局的開啟——從此,月潭湖的山水有了迎接八方來客的現代門戶。
以水為媒,拓展沉浸體驗新境界。在太平湖,水的可能性被無限延伸。這里不再滿足于傳統的游湖觀光,而是打造出集水上運動、研學教育、文化體驗于一體的多維空間。新建的水上運動中心與湖水研究文化中心,讓游客既能揮灑運動激情,又能探尋湖泊奧秘。2025年國慶的“月夜太平湖·雙節喜樂會”中,水火交融的表演與“嫦娥奔月”的神話在湖面上演,成就了一場驚艷的視聽盛宴。而湖區生態展示、科普實踐區的設置,更讓游客的停留從“走馬觀花”變為“沉浸體驗”,真正實現了“一艘船”到“一個生態”的產業升級。
2025年1-9月,全市累計完成水路客運量80.12萬人,占全省49.6%,居全省第一。從新安江的航道升級,到屯溪的夜游創新;從月潭湖的港區啟航,到太平湖的體驗拓展——黃山的每一條水路都在訴說著交旅融合的生動故事。當交通與旅游在這片山水間深度相擁,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幅“船在畫中行,人在景中游”的美麗畫卷,更是一個個富民產業的實際落地。未來,黃山的水運篇章還將繼續書寫,用更多的務實創新,讓每一程水路都成為通往美好的旅程。
編輯: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