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深秋時節,祁門縣大坦鄉聯楓村的高架橋旁,一派熱鬧景象。村民們正忙著采摘成熟的木耳,一排排菌棒上長滿了肥厚黝黑的木耳,如同黑色的花朵綻放。
這些菌棒是聯楓村今年8月才開始發酵培育的,短短兩個月,這些“黑金”已從菌棒中悄然冒出,迎來了首個收獲季節。村民和志愿者們熟練而迅速地采摘著成熟的木耳,并第一時間進行晾曬,一派繁忙的勞動景象。



“豐收了!真沒想到第一年就能有這么好的收成!”合作社負責人臉上寫滿了喜悅與自豪,“我們初步估算,這一季的鮮木耳采摘量能達到7000斤左右,這證明了我們聯楓村的水土完全適合發展木耳產業!日均30余人的用工需求,讓許多留守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有效帶動了村民增收。”
這片豐收的背后,是聯楓村立足本地實際,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的智慧與汗水。木耳種植,作為一項“短、平、快”的生態農業項目,不僅盤活了村里的閑置空間,更成為了帶動村民增收的“致富傘”。從8月份的菌棒發酵、擺放,到如今的精心管理和采摘,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村民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努力。
編輯: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