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意大利政府和德國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不久前簽署了一項文物歸還協議。根據協議,德國方面同意歸還意大利可追溯至公元前4世紀的普利亞珍貴文物,包括花瓶、裝飾盤和古羅馬別墅的壁畫碎片。最近一批歸還的文物為德國柏林舊博物館收藏的25件文物,這些文物很可能來自非法盜掘,目前均已回到意大利。
德國文化國務部部長克勞迪婭·羅斯表示,文物保護的含義是保護形成身份認同的文物免遭掠奪、盜竊、走私和非法交易,此次文物歸還是德國和歐洲文化財產保護工作卓有成效的又一例證。意大利文化部秘書長馬里奧·圖雷塔說:“與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簽署協議是兩國機構促進文化遺產保護合作的又一范例?!?/span>
德國境內有大量來自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文物。近年來,隨著多國加大對流失文物的追索力度,德國不斷推進文物返還工作。2020年,德國公布了一個完整的數據庫——“德國殖民背景藏品聯絡點”,這一平臺提供了德國擁有的被掠奪藝術品的圖片和出處信息,以及給原籍國個人和機構的歸還建議。德國還通過設立“德國殖民統治——合作研究獎學金計劃”和“博物館實驗室”等,加強與文物流出國的信息溝通及文物保護合作。
2022年,德國政府與尼日利亞政府在柏林簽署協議,承諾將歸還尼日利亞貝寧王國時期的1130件青銅器。這些青銅器主要是15至19世紀的金屬雕塑、浮雕和雕刻品,其中首批20件青銅器已于2022年重歸故里,包括黃銅雕塑頭像、青銅劍等。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主席赫爾曼·帕辛格表示,貝寧青銅器的回歸是解決博物館收藏領域殖民不公正現象的一個里程碑。與此同時,一些精選的貝寧藝術代表物品將長期租借在柏林,繼續展示來自非洲的杰出藝術。
同年,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還宣布將向喀麥隆、納米比亞和尼日利亞歸還德國在殖民期間掠奪的文物,包括對喀麥隆人意義非凡的恩貢索母神雕像。
2023年,德國向墨西哥歸還75件文物,首批歸還的40件文物中包括奧爾梅克文化石像,其歷史可以追溯到約公元前1200年至公元前600年。墨西哥文化部前部長弗勞斯托表示,德國歸還這些文物是雙方共同保護墨西哥文化遺產的例證。
德國《世界報》的一篇文章認為,歸還文物關乎是非對錯,也關乎對他國財產和國際法的尊重,有助于解決博物館收藏領域的殖民不公問題。德國主動歸還流失文物顯示其致力于推動建設更加公正平等的國際秩序的努力。
(本報柏林6月3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6月04日 17 版)
編輯:葉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