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近年來,祁門縣祁紅鄉立足實際,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深化“為民辦實事”活動,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元主體“共建”,筑牢基層治理“堡壘”。充分發揮鄉黨委“龍頭”作用和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全面推進基層黨組織“雙提一優”專項活動和基層治理提質增效建設,持續優化村黨組織架構、健全組織體系,以堅強有力的“戰斗堡壘”筑牢基層治理主陣地。以打造特色黨建品牌為基點,依托2支鄉村志愿服務隊、矛盾糾紛調解專班等構建基層治理體系,實現問題聯治、風險聯控、平安聯創、群防群治。同時充分發揮“黨建+”多元主體作用,逐步建強網格隊伍,通過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等形式,積極引導群眾主動參與志愿服務、民生實事、群眾自治等村級事務,不斷深化治理服務體系建設。
特色載體“共治”,暢通基層治理“經絡”。堅持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先導,積極探索建立覆蓋面廣、接地氣、影響范圍大的基層自治組織,充分發揮“一約四會”機制優勢,開展最美家庭、道德模范、最美婆媳等評選活動,舉辦電影進基層、送戲下鄉等文化活動,在全鄉營造弘揚道德新風尚的良好氛圍,不斷增強基層社會治理道德底蘊。持續發揮“愛心”超市效能,優化積分制管理內容及超市管理制度,通過積分機制鼓勵村民關心并參與村級各項事務。在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決策機制的基礎上,靈活運用黨員、村民代表、村務監督員等隊伍,以搭建“連心橋”調解室、基層協商議事室為平臺,形成“提事、議事、理事、決事、監事、評事”的民主“六步法”機制,做到自治有效、德治靈活、法治嚴肅。
服務成果“共享”,激活基層治理“末梢”。緊緊圍繞治理和服務兩條主線,由各村包片領導、包組干部、駐村工作隊、村兩委成員和網格員等組建社情民意傾聽隊,進村入戶聽民意民情,梳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執行意識,提升執行能力。全面排查梳理3個村的矛盾糾紛,構建形成“收集—交辦—反饋”的閉環模式,讓為民服務最大限度發揮作用。同時以入戶調查、電話回訪等形式及時搜集反饋群眾需求,提供點對點、一對一的服務,進一步推動全鄉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多樣化。截至目前,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94件,組織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20余次,入戶走訪800余人次,幫助解決各類急難愁盼問題30余件。
編輯:葉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