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新華網合肥10月15日電(吳萬蓉)到2026年,農業保險風險保障超2300億元,帶動涉農貸款持續增長、余額力爭達到3萬億元,涉農融資擔保在保余額超350億元……10月15日,新華網安徽頻道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安徽將全面推進“農業保險+”改革,引導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源投入“三農”領域。
安徽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谷劍鋒介紹,2022年以來,安徽在全國首創開展“農業保險+一攬子金融產品”行動計劃試點,取得積極成效。
2025年9月1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農業保險+”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經十一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討論通過。“農業保險+”改革作為財金協同支持鄉村振興的創新模式,在全國是首創首試。
“該項改革的推進實施并持續深化,是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更好結合的客觀要求,是推進農業大省邁向農業強省的有力保障。”谷劍鋒說。
在改革舉措上,主要包括4項行動、20項具體舉措。
一是實施“農業保險+”多元融資行動。以“+一攬子金融產品”為主線,通過設立“政保貸”綜合金融產品、實施“農業保險+”專項擔保計劃等方式,打通“+信貸”“+擔保”“+基金”“+期貨”等政策存在的難點、堵點,引導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源流向“三農”領域。
二是實施“農業保險+”多維賦能行動。依托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安徽)設立“農業保險+”版塊,建立線上信息共享機制,通過開發農業企業科創保險產品、創新文旅保險體系、推廣數據資產運用等,在不同維度上拓展數據、科技、平臺、文旅、資產等要素資源,為農業保險賦能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更多場景、開辟更多路徑。
三是實施“農業保險+”多鏈融合行動。聚焦產業鏈、供應鏈、資本鏈、生態鏈、技術鏈,推廣“一鏈一險”模式,提供“種、養、加、儲、銷”全鏈條保險服務,發揮保險資金耐心資本優勢,深度挖掘農業企業上市后備資源,推行“專家+農技員+協保員”協同模式,為鏈上企業提供綜合金融解決方案。
四是實施“農業保險+”多層次覆蓋行動。持續增強重要農產品保險保障能力,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保險,探索商業險共保模式,持續推進“防貧保”綜合保險,深化民生保險試點,整合現有村級農業保險服務點,加強基層農險服務隊伍建設,夯實“農業保險+”助力鄉村振興的基礎。
在保障措施上,省級加強資金統籌整合,完善保費補貼、獎補等支持政策,加大對各地改革支持力度。各地加強組織領導,通過貼息貼費、補充資本金、風險補償等方式強化要素保障,統籌推進改革。
“下一步,省財政廳將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實施意見》部署要求,切實推動跨部門、跨層級政策協同,扎實推進改革工作走深走實,努力為財金協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打造更多‘安徽樣板’、提供更多‘安徽經驗’。”谷劍鋒表示。
編輯:吳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