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在黃山市休寧縣月潭湖畔,一艘“零排放、低噪音”的新能源客渡船"羅洲渡"正穿梭于碧波之間,承載著茶農們的致富希望。作為安徽省首艘自主研發的鋰電池電動渡船,“羅洲渡”不僅解決了月潭湖鎮8個村民組500余戶茶農的水上出行難題,更成為海事部門護航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近日,市海事中心圍繞“羅洲渡”開展系列安全培訓活動,通過“水上課堂+實地演練”雙輪驅動,為茶農們筑牢水上交通安全防線,助力月潭湖鎮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船頭課堂:把安全知識送到茶農心坎上。“汛期水位上漲時,船舶必須減載航行,達到停航封渡線后堅決不能冒險出行!”在“羅洲渡”寬敞的船艙內,海事工作人員正為茶農們講解汛期乘船注意事項。針對茶農們日常出行需求,海事部門精心設計培訓課程,包括如何選擇安全的船舶出行、乘船出行安全事項、救生衣規范穿戴、滅火器使用等實用內容。培訓現場,工作人員進行實操演示,手把手指導茶農正確穿著穿救生衣、拋投救生圈等技能。“以前總覺得穿救生衣麻煩,現在知道這是保命的‘護身符’!”茶農程大姐在參與演練后深有感觸地說。通過“理論+實踐”的深度融合,茶農們的安全意識顯著提升。

進村入戶:防汛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在月潭湖鎮陳霞村,海事志愿者們走村串戶,將《水上安全知識手冊》和防汛宣傳單頁送到茶農手中。“汛期乘船前要觀察渡口警示線,超過警戒水位就要減載,達到停航線必須停渡!”每到一戶,志愿者們都耐心講解防汛要點,并結合近年來的典型事故案例,警示茶農們切勿冒險渡運。海事工作人員還就山洪突發場景,指導茶農如何利用竹竿、繩索等簡易工具開展自救。“這種接地氣的宣傳方式,讓我們一下子就記住了防汛知識!”茶農老張豎起大拇指點贊。

實戰演練:鍛造水上救援“尖兵”。“有人落水!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隨著一聲令下,“羅洲渡”船員迅速拋出救生圈,并用長桿將“落水者”拉至船邊。這是海事部門在“羅洲渡”開展的救生圈精準拋投演練現場。為提升應急處置能力,海事部門聯合月潭湖鎮政府組成應急隊伍,針對汛期常見險情開展“全流程”實戰演練。演練中,應急救援隊伍需完成落水者定位、救生設備投放、傷員轉移等環節。“通過反復演練,我們的反應速度比去年提升了40%!”參與演練的船員程師傅介紹道。

綠色振興:從“水上通道”到“生態廊道”。“羅洲渡”不僅是茶農的“致富船”,更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生態船”。作為黃山市首艘新能源渡船,其鋰電池動力系統每年可節約柴油5.4噸,減排二氧化碳17.3噸。海事部門還積極爭取資金,提升渡口標準,打造“船在畫中走,人在景中游”的綠色航道。
依托“羅洲渡”的水上安全出行保障,月潭湖鎮茶產業迎來新機遇。2024年,月潭湖鎮茶葉產值突破1300萬元,帶動600余名茶農人均增收8500元。茶旅融合項目“霞雨茶”鄉村旅游品牌聲名遠揚,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旅游收入不斷攀升。
“水上安全課堂”到“智慧監管平臺”,海事部門以“羅洲渡”為支點,撬動月潭湖鎮鄉村振興新圖景。下一步,海事部門將繼續深化“安全+生態+產業”融合模式,推動更多新能源船舶投入運營,讓“海事藍”持續守護月潭湖的“生態綠”和茶農的“致富金”,書寫新時代水上交通安全與鄉村振興的共贏篇章。
編輯:葉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