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新華保險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將人才振興作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人才培育項目,系統性提升鄉村骨干人才的素養與能力。近期,公司在全國多地聯動開展系列精準賦能行動,為鄉村振興持續注入人才動能,展現了公司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的國企擔當與創新實踐。
美育浸潤,夯實人才根基

圖1:授漁計劃施秉縣教師赴中央音樂學院進修
以美育教育為創新切入點,著力提升鄉村教師專業素養,筑牢鄉村振興人才基礎。近日,由新華人壽保險公益基金會支持的第四期授漁計劃“美繪鄉村·音畫共育”全國鄉村音樂美術教師培訓班在北京成功舉辦。來自貴州省黔東南州施秉縣的12名骨干音樂教師赴中央音樂學院參與系統進修,以美育為抓手,助力鄉村文化振興與人才培育。

圖2:授漁計劃施秉縣教師赴中央音樂學院進修
本次活動在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的指導下,全國中小學美育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的支持下,由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中國科技發展基金會、北京市美疆助學基金會、北京授漁計劃公益促進中心聯合舉辦。項目以“鑄就文化新輝煌,培養鄉村新力量”為主題,通過科技賦能音樂教育專項課程,對來自全國27個省份、自治區的300多名鄉村音樂、美術教師進行系統化培養。

圖3:授漁計劃施秉縣教師赴中央音樂學院進修
培訓內容緊扣教育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不僅在廣度上涵蓋素質型學校音樂教育新體系的原理與運用、樂器演奏、體態律動、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等音樂教育專業課程,更在深度上精耕細作理論與實際操作。通過一周的學習培訓,有效提高了老師們教研水平和教學能力。
組織筑基,提升履職效能

圖4:施秉縣工會干部在廈門大學培訓進修
以高校資源為重要依托,著力增強工會干部履職能力,夯實鄉村人才振興的組織根基。在新華保險公司黨委的指導下,廈門分公司精心策劃并協辦了施秉縣工會干部綜合能力提升培訓項目,依托廈門大學優質教學資源,構建“理論+實踐”雙向賦能的復合型教學體系,全面提升參訓干部的綜合素質與履職能力。

圖5:施秉縣工會干部在廈門大學培訓進修
培訓課程緊密圍繞工會工作實際,系統設置理論教學內容,涵蓋從工人階級工作重要論述的宏觀視野、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前沿理論,到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等微觀實操內容,層層深入、學用結合。在法治教育環節,通過系統講授工會法律法規及典型案例,切實增強干部依法履職能力;同時將生態文明意識有機融入教學全程,助力綜合素質全面提升。
項目注重以實踐深化理論認知,組織學員實地走進福建省機關舊址、廈門總工會舊址,在歷史現場感悟工會發展的光輝歷程,推動學術理論與歷史實踐深度融合。培訓期間,施秉縣工會干部一行還赴廈門新華保險大廈開展交流活動,參觀司展廳并進行深度座談,進一步加深對公司發展歷程與企業文化理解。期間同步舉辦定點幫扶捐贈儀式與黨建共建協議簽訂儀式,標志著雙方合作實現從“定點幫扶”到“并肩共建”的重要升級,凝聚起以黨建引領工會協同發展的廣泛共識。
區域聯動,拓寬育人視野

圖6:施秉縣骨干教師赴浙江培訓進修
以東西協作為推進路徑,著力拓展教師專業視野,搭建人才振興的交流之橋。10月21日上午,施秉教師研學公益幫扶項目在海亮科研大廈正式啟動,來自施秉縣的27名教育管理干部齊聚錢塘江畔,開啟沉浸式學習之旅。施秉縣教育局黨組成員、教育發展中心負責人,浙江分公司黨委委員、總經理助理,浙江分公司第三聯合黨支部書記、紀檢委員兼宣傳委員,海亮優才教師研修院執行院長到場,共同啟動“杭施協作?師者同行”公益賦能行動捐贈儀式。

圖7:施秉縣骨干教師赴浙江培訓進修
項目緊密圍繞施秉教育發展的實際需求,構建了“理論+實踐+研討”三維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既涵蓋“學校戰略規劃”“教師梯隊建設”等宏觀議題,也包含“管理效能提升”“教育技術應用”等實操模塊,兼顧長遠布局與現實難題破解。
在授課方式上,課程采用“專家引領+案例研討+實地參訪+AI實訓”的多元模式,讓學員通過聽取專家講解、前往海亮感受“科技+教育”融合實踐、探訪浙江大學汲取創新靈感,真正實現“學思用貫通”。本次研訓有效整合優質資源,為施秉教育管理者搭建起“向外看、向內學”的交流平臺,助力先進教育理念的落地與實踐經驗的轉化,為當地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未來,新華保險將持續深化人才幫扶工作,完善從美育教師培養到教育管理干部能力提升的全鏈條支持體系,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整合公益資源,推動工作模式從“輸血”向“造血”轉變,從“幫扶”向“共建”升級,為鄉村全面振興構筑堅實的人才支撐、注入持續的發展動能。
編輯: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