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近日,歙縣璜田鄉以推進版權登記工作為契機,組織版權宣傳志愿者深入走訪當地文化傳承人朱祝新,由此展開一場關于文化傳承與版權保護的深度對話,也為璜田鄉版權登記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思考。


朱祝新,作為璜田鄉文化傳承的“活字典”,多年來,以傳承和弘揚本土文化為己任,致力于挖掘、整理和創作璜田本土各類文化作品。步入朱祝新家中,時光在此凝固成可觸摸的藝術形態。手繪徽劇臉譜以濃墨重彩訴說梨園春秋,筆觸勾勒的眉眼間躍動著徽班進京的百年遺韻;徽劇劇照畫作重新演繹舞臺上的剎那風華,讓觀者仿佛得以窺見徽戲“一聲唱盡千古事”的藝術魅力;案頭擺放的《璜蔚志》、《戲說古街源》等方志著作則是朱祝新以史家之筆編織的鄉土史詩,紙頁間,不僅記載著山川形勝、宗族譜系,更收錄了散落民間的傳說故事與口述歷史。水墨氤氳的山水畫中,街源青山秀水躍然紙上,皴染間盡顯對故土的深情。自制二胡更是從選材到調音的每個環節凝聚著匠人對“器以載道”的極致追求。這些作品展現出他在不同藝術領域的深厚造詣,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創新探索。
談及創作歷程,朱祝新難掩眼中熾熱。為了還原徽劇臉譜和劇照的本真韻味,他反復推敲每一種色彩和每一處線條的含義;在編纂地方志書的過程中,他歷時數載,翻山越嶺走訪百余戶人家,將散落民間的口傳史料悉心整理。每一件作品都是文化基因的載體,承載著一方水土的集體記憶?!斑@些作品是我多年心血的結晶,但更重要的是,它們承載著璜田鄉的歷史文化記憶,是全體鄉親共同的精神財富?!敝熳P赂锌?。
編輯:葉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