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近日,在休寧縣源芳鄉,《茶碗記》《墻頭記》等黃梅戲經典曲目輪番上演,吸引了眾多村民駐足觀看,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文化大餐”。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和動聽的唱腔,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和喝彩聲。“我是黃梅戲愛好者,能夠在家門口看到這么精彩的黃梅戲演出,讓我過足了戲癮,希望以后多多開展這樣的活動,豐富我們的生活。”村民曹大哥表示。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振興。近年來,休寧縣聚焦群眾需求,依托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鄉鎮文化站等公共服務陣地,廣泛開展“狀元小課堂”、書畫巡展、老年課堂、“送戲進萬村”等群眾性文化活動,以優化服務、豐富內容為有力抓手,充分滿足群眾多元文化需要。今年以來,該縣組織開展“四季村晚”12場次,由村民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紛紛登臺亮相。其中,東臨溪鎮臨溪村“春季”村晚、藍田鎮迪嶺村“秋季”村晚入選安徽省“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演出。通過文藝展演進鄉村、文化活動進萬家,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被激發,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鄉村文化振興的內生動力更加充沛。
推動公共文化資源配置向鄉村傾斜,完善鄉村文化服務設施,是推進文化振興的重要環節。休寧縣加快公共文化建設,優化人員管理,聘用51名文化“兩員”,強化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渭橋鄉倪湖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汪村鎮山后村文化禮堂等一批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提升工程,結合鄉村建設相關項目因地制宜打造文化廣場10余處。創新基層文化站管理模式,開展藍田鎮文化站市場化運營試點,開展“show出美麗 賽出風采”文藝PK賽等活動,進一步盤活鄉村文化陣地,助推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發展。
同時,該縣支持鄉村文藝創作,創作配樂詩朗誦《青綠休寧》和黃梅戲《特別超市》等藝術化宣講節目。休寧縣徽之韻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作黃梅戲《柳玉》《魚情未了》《紅軍夜校》《特別超市》《求職》,連續五年入選省文旅廳戲劇孵化計劃項目;創作的歌曲《那一抹紅》榮獲安徽省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參與的歌舞演出《摘茶歌》在第十五屆皖江八市群藝(民歌)大賽上榮獲銀獎。
下一步,休寧縣將不斷創新服務形式和內容,大力實施鄉村文化振興戰略,持續把文化惠民、服務群眾落到實處,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的文化動力。
編輯:葉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