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古樹,是鄉村的“守望者”,是一個地方悠久歷史的“見證者”。歙縣深入實施綠美江淮行動,多措并舉保護古樹名木,守護好家門口“綠色文物”,留住鄉愁記憶。
數據賦能“一樹一檔”精準化管理
把古樹名木保護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對歙縣古樹名木進行掛牌保護,落實縣級林長、管護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常態化開展防病、防蟲、防火和人為損害。按照“一樹一策”的原則,科學制定搶救復壯方案,結合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鄉村建設、森林村莊和森林城鎮創建,有序進行古樹復壯工作。同時開展古樹名木資源監測和古樹名木生境調查,摸清全縣古樹名木資源家底和現狀,實行“一樹一檔”數字化、信息化、精準化管理。
目前,歙縣現有登記在冊古樹名木1335株,其中名木6株,一級古樹52株,二級古樹304株,三級古樹973株。均按照“一樹一檔”的要求,建立健全古樹名木圖文檔案和電子信息數據庫,實現資源動態管理,為切實保護好古樹名木資源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購買保險為古樹名木系上“安全帶”
今年,縣林業局與國元保險歙縣支公司簽訂了古樹名木責任保險合作協議,這是歙縣首次由政府出資為古樹名木購買商業性保險。
該古樹名木責任保險主要承擔兩項保險責任,一是施救費用保險,因保險責任內原因造成古樹名木的傾倒、傾斜、蛀干(蛀枝)、枯萎以及主干分枝折損事故而產生的理賠;二是第三者責任保險,因保險責任內的古樹名木導致第三者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而產生的理賠。
古樹名木保險的簽訂,不僅有利助于提升古樹名木保護和管理水平,保障第三者利益,更將減輕林業部門救助維護壓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保險協議的簽訂切實為古樹名木系上了“安全帶”。
精心打造“一樹一景”留住綠美鄉愁
有“天下第一樟”之稱的漳潭古樟位于深渡鎮,編號0105,一級古樹,樹齡已超1000年。2020年當地政府籌措百余萬元,對該古樟進行了保護性修復,拆除硬化鋪裝、修剪枯枝殘枝、砌筑復壯井和排水系統,進行病蟲害防治、干體打磨防腐等一系列復壯措施,并開展降土、鋪設棧道、栽植點綴綠植等景觀提升,安裝古樹智慧監測系統,落實專人日常巡護監測。落實樹長制,制作樹長制公示牌,進一步壓實千年古樟管護責任。在2023年全國“雙百”古樹推選中,該古樟樹入選“最美樟樹”。古樟承載著記憶與鄉愁,一年四季,古樹綠冠如蔭,遠遠望去,茂密的枝葉就像一把撐起的巨傘,十分壯觀,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來觀光游覽、祈福拍照。
無獨有偶,2023年在獅石鄉獅石村水口林打造古樹群主題公園,建設游步道,安裝樹樁燈、古樹及其它珍貴樹木標牌、樹長制牌。將倒伏枯死樹整形,打磨防腐后制作成樹坐凳供游客休憩,將枯死殘樁打磨、亮化,便于游人習數年輪。根據每株古樹的實際情況,制定“一樹一策”保護方案,制作古樹科普二維碼,達到科學有效地保護修復和研學利用,實現了古樹美、村莊美、生態美、生活美的鄉村生活愿景?!懊糠曛苣┖凸澕偃?,不少市民游客前來游玩拍照打卡,人氣旺鄉村也旺起來了。”經營民宿的劉叔說道。
近年來,歙縣依托豐富的古樹名木資源,圍繞科學保護鄉土珍貴古樹資源、傳承鄉村歷史文脈、提升鄉村生活品質和打造和美鄉村的目標,結合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等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大力推進“一樹一景”建設,打造優美宜居的森林鄉村,讓人們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
編輯: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