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歙縣高標準實施黃賓虹故居改造提升工程,在鄭村鎮潭渡村開展黃賓虹故居本體修繕及前進修復施工,一體推進保護、活化、利用工作,全面打響“賓虹故里”文化品牌。目前項目主體已基本完工,故居舊貌換新顏。
步入黃賓虹故居改造提升工程項目現場,黃賓虹故居前進懷德堂部分已完成復建工作,外立面和整體結構都初現雛形,黑瓦白墻,靈動婉約,更顯徽派建筑之美。

歙縣文物事務中心副主任周虎介紹,前進修復部分,一共是兩進三開間,樓上樓下加起來在300平方米左右。前進的格局是通過對村內老人的走訪描述,以及黃賓虹后人一張手繪圖大致確定的。
在前期縝密的文獻考證和遺址發掘基礎上,天井、花窗以及立柱等構建都是精工細作。在施工前期,歙縣文物保護部門專門實施了考古發掘工作,明確故居格局和內部網絡,按照“原工藝、原材料、原規制”的模式,力求高標準還原黃賓虹故居原貌。
周虎告訴記者,排水管是當時考古發掘時發現的,這次設計把排水管露出來,用玻璃罩加以保護,展示徽州建筑傳統的排水工藝。
目前,與前進懷德堂緊密相連的故居本體部分,也完成了相關修繕工作,梁柱、屋面、墻體等在“修舊如舊”的基礎上,都進行了相應加固和完善。
黃賓虹故居本體為磚木結構,正屋樓房三楹,東西為臥室,配有畫室、草堂、園圃等場地,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修繕后的故居完整保留了原有建筑格局和肌理形態,看上去更加整潔美觀,古樸典雅。
周虎表示,接下來將進行黃賓虹故居展陳項目。故居展陳分為前進部分以及本體部分,前進部分主要展示黃賓虹先生的藝術成就,本體部分主要還原黃賓虹先生以前生活的場景。同時新建了黃賓虹研學中心,屆時黃賓虹故居、黃賓虹研學中心將形成一個整體的聯動效應。
編輯: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