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飽含“灣區基因”的主題交響音樂會、火遍大江南北的原創舞劇《詠春》、融合網游與科技元素的創新粵劇《決戰之燎原》……這個秋天,一場全民共享的文化藝術盛宴在粵港澳大灣區精彩上演。
由文化和旅游部、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9月16日至10月16日在大灣區11城聯動舉辦?;顒雍w“藝匯灣區”劇目展演、“藝韻和鳴”藝術講堂、“藝境共生”美術展覽、“藝美生活”惠民活動及“藝彩交輝”演藝交易五大板塊,包含超100場精品演出、19場藝術展覽、近150場公益演出及系列藝術講堂,向世界展現灣區多元融合、同頻共振的文化風采。
作為本屆大灣區藝術節的精品劇目之一,由深圳市粵劇團制作演出的跨界融合新粵劇《決戰之燎原》在深圳連續3天上演。該劇以熱門網絡游戲《劍網3》為背景,融合戲曲、網游與科技元素,將粵劇的唱念做打與游戲場景、門派設定深度融合,配合大屏幕與熱血背景音樂,營造出兼具傳統韻味與現代感的視聽體驗,深受年輕觀眾的追捧。
“粵劇借助游戲IP煥發新生,展現了傳統文化的當代生命力?!薄稕Q戰之燎原》主演、深圳市粵劇團團長彭慶華表示,此次演出中有超過一半是00后演員,觀眾中也有近七成為年輕人,“希望他們能夠由此了解粵劇、理解粵劇、愛上粵劇,讓傳統文化藝術薪火相傳”。
為了讓更多市民感受大灣區的文化藝術氛圍,本屆文化藝術節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惠民舉措,并舉辦超過150場公益演出。多家專業文藝院團與部分演出團體深入學校、商圈、廣場、公園、景區等城市公共空間,開展即興快閃和戶外表演,借助“白鵝潭大舞臺”“二沙島戶外音樂季”等惠民文化品牌,打造“無圍墻的劇院”,實現藝術與公眾生活的“零距離”接觸。
除演出之外,本屆文化藝術節還聯動粵港澳三地美術館,推出19場高品質藝術展覽,涵蓋繪畫、攝影、文獻、文物等多個領域。其中,在廣東美術館白鵝潭館區舉辦的主展覽“粵港澳大灣區當代藝術展”將持續展出至10月31日。展覽匯聚近40位灣區藝術家的當代佳作,通過“潮汐洄流:文脈溯源與當代表達”“山河共聲:科技凝視下的生態關懷”等板塊,深入探討大灣區歷史文脈、生態感知與社會關聯的文化圖景。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自2019年以來已成功舉辦四屆,今年是第五次舉辦。依托這一平臺,大灣區吸引越來越多的知名藝術家和高水平演出入“灣”,不僅讓觀眾在家門口便能欣賞到精品演出,也為推動大灣區文化藝術繁榮發展增添動力。
澳門“曉角話劇研進社”今年攜經典劇目《二月廿九》亮相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受到觀眾熱捧。該劇團制作經理楊彬表示,近年來大灣區各城市頻繁的文化交流,讓“曉角”有更多機會與內地觀眾見面,“希望借助大灣區文化藝術節這一平臺,讓更多人關注粵語戲劇,關注澳門戲劇作品”。
編輯: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