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記者:馮局長,您好!感謝接受采訪。請介紹一下上半年我市工業經濟有哪些亮點?
馮學祥:今年以來,全市經信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決策部署,把做強做優做大制造業和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堅持以市場的邏輯謀事、用資本的力量干事,著力加強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人才鏈“四鏈合一”。緊緊圍繞綠色食品、汽車電子及裝備制造、新材料、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落實重點產業鏈鏈長工作機制,突出抓好經濟運行監測、企業入規培育、重點項目建設、“雙招雙引”、產業創新等重點工作,著力提升產業層次、擴大產業規模,工業經濟不僅開局良好,還交出了合格的“期中卷”,為“全年精彩”打下了堅實基礎。1-7月,全市552戶規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5.3%,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2%,居全省第6位;上半年,全市市場主體總量13.89萬戶,同比增長10.14%;實現規上工業利潤14.12億元,同比增長35.5%;工業入庫稅收14億元,同比增長17.5%。
記者:項目是經濟工作的第一抓手,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請介紹一下今年以來我市工業項目進展相關情況。
馮學祥:今年以來,我們始終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堅持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圍繞主導產業,持之以恒抓好工業重點項目建設和招引,促進產業創新能力提升,加快綠色轉型步伐。1-7月,實施重點工業項目277個,總投資159.6億元。多次赴浙江杭州市開展考察學習和產業招商活動,聯系對接簽約落地項目2個,促成合作及意向合作項目16個。創新能力穩步提升,今年有6家企業進入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新增安徽省綠色工廠3家。1-7月,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7%,較1-6月提高7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第7位;技改投資同比增長40.8%,較1-6月提高15.3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第3位。
記者:上半年我市工業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為實現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下半年將采取哪些有力措施?
馮學祥:上半年乘風破浪,下半年揚帆起航,開啟“十四五”新型工業化之路,我們再出發。下半年,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工業強市、產業興市”的戰略要求,大力推進“科創+產業”“開放+創新”,切實穩住增長“基本盤”、打好轉型“攻堅戰”、增強科技“牽引力”,全面加快黃山市新型工業化進程,奮力譜寫我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一是圍繞培育新動能,在科技創新上下功夫。支持有條件的領軍企業創建、升級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等各類創新平臺,持續加強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三首”產品等培育,推動產業鏈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加強與長三角大院大所聯系合作,強化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通道建設,加大高層次團隊和人才引進力度。力爭全年新增省級創新平臺3個以上。
二是圍繞提升產業能級,在轉型升級上下功夫。在“點”上開展機器換人,在“線”上進行生產線和車間數字化改造,在“面”上打造智能工廠和智慧園區。全年完成“機器換人”項目100個以上,新增通過國家兩化融合貫標認證企業4家以上,省級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5家以上。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年度創建綠色工廠2戶以上,完成清潔生產技改項目5個以上。
三是圍繞壯大主體規模,在企業培育上下功夫。動態調整“小升規”企業培育庫,會同統計、稅務等部門加強對擬入規重點企業指導,力爭全年新增規上企業50家。組織開展省、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工作,力爭全年認定市級“專精特新”企業15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家。
四是圍繞增強發展后勁,在工業投資上下功夫。圍繞主導產業開展項目謀劃、“雙招雙引”;支持重點骨干企業增資擴產、技改升級;引導廣大中小微企業圍繞降成本、提品質、開發新產品等方面開展技術改造,形成新的投資增長點。力爭全年工業投資增長9%以上,完成“騰籠換鳥”企業20戶。
五是圍繞升級企業服務,在營造最優環境上下功夫。持續深入推進工業領域“四送一服”工作,提升駐企(項目)服務工作水平,積極推進中小企業服務局設立工作。完善第三方服務實體經濟機制,開展政策宣貫和企業項目申報個性化診斷服務,做到規上工業企業全覆蓋。深入推進工業企業減負工作,著力打造開放、創新、高效的制造業發展環境。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