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題圖:樊成柱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贏得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所在,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力量。近年來,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下好創新先手棋”的殷殷囑托,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堅持創新驅動、強化項目支撐、力促產業集聚,加快培育發展戰新產業,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注入新動能。
加快平臺建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走進位于黃山太平經濟開發區的黃山市晶特美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生產線上機器設備正在有序運轉,工人作業有條不紊。作為一家專業生產平板玻璃漿料、光伏玻璃漿料、汽車玻璃導電銀漿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晶特美堅持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持續加大產品研發力度。企業負責人表示,公司現擁有發明專利3件,目前進入實審階段發明專利15項,今年公司還計劃投入近300萬元用于產品研發。
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戰新產業加速壯大的關鍵支撐。市發改委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統籌推進全市產業創新體系建設,大力推動我市戰新產業發展。先后制定出臺相關文件,建立了推進捕捉尋找、路演展示、向往匯聚、技術研發、成果轉移轉化、企業孵化、產業形成的工作機制和創新政策體系;落實市政府與合工大戰略合作協議,開展校地創新合作,牽頭協調成立合工大技術轉移中心黃山分中心,圍繞我市五大重點產業,摸排企業技術需求,“揭榜掛帥”開展產業共性技術遴選;協調市開投集團與省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合作成立黃山市科創中心,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搭建社會化創新平臺;積極指導企業加強創新能力建設,申報國家、省、市創新平臺。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國家地方聯合實驗室2家、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7家,涵蓋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生物產業等領域。
瞄準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動能
今年以來,黃山高新區圍繞“以升促建”爭創國家級高新區,實施“六個一批”,推動園區建設、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工作提質增效,上半年啟動規模10億元的戰新基金設立工作,持續優化創新創業創造“生態環境”,一批戰新企業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位于黃山高新區的安徽省屯溪高壓閥門有限公司,是全國閥門行業骨干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今年1-7月,實現產值超2億元,稅收1822萬元。前不久,公司與黃山高新區正式簽約總投資約1.2億元的“鍛鋼閥產業基地項目”,計劃新建并改建廠房,安裝調試生產線5條,壓力機、加熱爐、圓鋸機等設備30臺(套),預計達產后年銷售收入超1.5億元,稅收近千萬元。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根基。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圍繞文化旅游、綠色食品、新材料與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生物醫藥與大健康“五大產業”,制定黃山市支持“三重一創”建設相關政策,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戰新企業發展。同時,深入實施高新戰新企業三年倍增計劃,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據了解,目前全市戰新企業總數達195家,戰新企業占規上工業企業比重為35.5%。
2020年,全市共有185家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考核體系企業,總產值增幅7%,占規上工業比重46.4%。2021年1-7月份,全市195家企業列入省政府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考核體系,總產值增幅為37.5%,高于全省4.4個百分點,列全省第5位,較去年同期上升10位;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為51%,高于全省8.1個百分點,列全省第2位,較去年同期上升1位。
排定戰新項目?提升產業集聚水平
重大項目是推動經濟持續增長和產業結構優化的“發動機”,培育壯大戰新產業,離不開一個個業態新、層次高、帶動性強的項目做支撐。
去年以來,我市堅持“項目為王”,堅持“雙招雙引”,通過調研摸排建立戰新產業項目庫,實施戰新項目月度推進工作機制,重點做好3個省級工程建設,促成項目早建成、早達產,形成新的戰新產值增量。此外,爭取項目資金支持,2020年我市共爭取“三重一創”專項資金3650.01萬元。
強力推項目,加速育集群。按照“專項-工程-基地”的戰新產業培育模式,我市積極爭取省級戰新產業培育,黃山文化旅游產業集聚基地納入省級戰新基地,共獲資金支持2.1億元;徽州區先進結構材料、祁門縣新型元器件和關鍵電子材料、黃山高新技術開發區軟包裝生態環境材料3個項目納入省級戰新產業工程,獲支持資金9000萬元。同時,推進2個市級戰新產業基地、3個市級戰新產業工程、4個市級戰新產業專項建設,推動戰新產業不斷做大做強。
戰新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已成為全市轉型升級的“加速器”。邁入新征程,如何讓戰新產業“跑得更快”,發展動能“蓄得更足”?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加快推動校地合作,推進企業創新平臺建設,完善戰新產業支持政策,加快戰新企業培育和項目建設,力促戰新產業發展再提質、再提速、再提效。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