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介紹大棚香菇種植情況
駐村工作隊:著力夯實鄉村振興之基
“四千工程”啟動后,黟縣迅速行動,各駐村工作隊深入調研,力謀發展。8月17日,黟縣宏潭鄉召開會議,進一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黨委書記戴永平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鄉村振興實施關鍵之年,要立足現階段發展實際,找準特色產業發展方向,以“美麗鄉村”“千村示范”為抓手,統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當日,記者在宏潭鄉楊林村村口看見,一大片穹頂式香菇種植大棚引人注目,盡管過了香菇采收期,但菌棒滿地,仍能想見采收時的繁忙景象。“在香菇種植基地務工,我不僅實現家門口打工,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還能照顧年邁的母親,一舉兩得。”脫貧戶程師傅說,在駐村工作隊幫助下,今年村里又種植30多畝水蜜桃等經果林。對此,黃山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派駐楊林村工作隊的第一書記、隊長李謀勝告訴記者,6月10日到崗后,駐村工作隊成員一刻沒耽擱,先是挨家挨戶開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大排查”,逐一匯總村民提出的鄉村振興好創意、好點子,“我們積極引導村民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幫助拓寬致富增收路,在黃山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宏潭鄉黨委大力支持下,以林果、蔬菜種植為主,延伸宏潭豆腐乳產業鏈,帶動村民種植做豆腐乳用的辣椒等農產品生產。我們還將有步驟地發展高山有機茶,借助大地藝術節相關活動途經楊林村的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我想,只有產業興旺,鄉村才能增強內生動力,從而實現高質量發展。”
黟縣公安局派駐宏潭鄉塘田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劉新宇說,經過大量調查研究、前期項目謀劃,他們將立足塘田村現有太平猴魁等優勢產業,大力實施茶葉品種改良,預計畝均效益因此由五六千元提升至8000元-10000元。同時,駐村工作隊將通過山場流轉等方式,按公司加農戶等模式,大力發展香榧、油茶等種植,力促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產業優化升級,需要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農民。我們將積極發動村里的能人、致富帶頭人、基地領辦人、示范戶、農村經紀人等,持續開展扶智扶志教育,不斷提升勞動力素質和能力,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特色振興路,讓產業興旺起來,讓村民腰包鼓起來。”
·姚大盛 文/攝·
幫扶企業:常上門 解難題
干部走下去、問題收上來、政策落下去、服務跟上來。8月17日,記者在黟縣宏潭鄉了解到,自我市開展“四千工程”以來,該鄉制定“一對一包保服務”制度,每周開展企業走訪和跟蹤服務,暢通綠色通道,想方設法幫助企業解決經營發展中面臨的難題。
黃山漫途旅游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是宏潭鄉招商引進的重點企業,主營旅游景點、項目開發、民宿、會議、農副產品開發、牲畜養殖、旅游工藝品制作及銷售等。按照簽訂的投資協議,公司將對宏潭鄉佘溪水庫地塊進行科學性與可持續性開發,投建“不事山外”旅游度假體驗項目,目前18棟木屋投入運營。“‘不事山外’項目作為黃山景區大IP下游客分流的重點區域,我們將整合資源優勢,分五期建造木屋660棟,并配套旅游基礎設施,打造全新的徽式‘文旅+生態農業’產業。”黃山漫途旅游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自2018年5月運營至今,在建項目包括木屋、服務中心、園林景觀、停車場、信號覆蓋、監控網絡等,“如今,我們一期項目的第二部分正在緊張施工。整個項目開發建設過程中,宏潭鄉政府給予很大幫助,解決土地房屋征收、招工等方面問題。”
據了解,受疫情影響,“不事山外”項目進展比預期緩慢,資金壓力不小。今年6月,宏潭鄉對口聯系企業的干部在每周走訪服務時了解到相關情況,當即上報鄉黨委政府。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幫扶對策,8月初與企業達成共識,由項目所在地的佘溪村以村集體名義入股40萬元。企業根據指定入股項目的經營情況,三年內將40萬元全部返還,佘溪村村集體每年至少享有所投項目8%的分紅。“真是及時雨,幫忙幫到了點子上。”企業負責人感慨。
宏潭鄉黨委副書記胡艷貴告訴記者,“四千工程”啟動以來,該鎮還建立“主動到訪”工作機制,明確分管領導、具體業務員,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有力有效開展;深入開展政策宣講和座談,幫助企業加大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對接力度,用心用情、傾智傾力幫扶企業;積極對接上級部門,貫徹落實幫扶政策,持續開展“送服務、幫企業,送溫暖、解難事”活動,及時了解掌握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及需求,明確幫扶事項,服務企業發展。截至目前,該鄉已收集并辦結企業幫扶事項10余個,切實營造優質營商環境。 ·鐘 偉·
田 闊:體悟收獲豐 實訓結碩果
“下午赴漫迦國際交流學習,參觀公司各展廳及直播間,聽取介紹,隨后座談,就如何提高產品競爭力,解決農副產品產銷難、毛利率低,主播培訓、培養、優選等電商運營問題進行交流……”這是田闊5月16日晚在杭州寫的工作日志。8月17日,從杭州返回的第3天,翻開厚厚的工作日志,他感慨,此行進一步認清了我們和先進地市的差距,激發了創新創業、奮力崛起的熱情。
田闊是黟縣宏潭鄉副鄉長,分管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建設、美麗鄉村、人居環境整治(文明創建)。作為黟縣首批赴杭體悟實訓隊員,他和隊友5月15日抵達杭州,開啟為期3個月的體悟實訓。
田闊的實訓企業是浙江浙企云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以“科技興會”新思維,架構起政府、商協會、客商資源大數據共享平臺,并自主研發、運營政企芯APP,對接線下,助力鄉村振興。
為達實訓目的,完成實訓任務,田闊和隊友全方位融入實訓企業,深入了解企業經營理念、運行模式,學習實訓企業和杭州先進發展理念、創新思路、務實舉措,做好宣傳推介和雙招雙引工作。
期間,田闊深度參與公司運營發展,全程參與政企芯APP的更新迭代、鄉村振興板塊的開發運營,以及公司與華為服務號、優勢資本的簽約與合作,深感“商業模式+資本運作”的魅力。
田闊介紹,他們實訓期間共摸排發現黟縣籍在杭企業家、人才70多人,拜訪30多人,拜訪企業、商協會10多家,“拜訪時,主要了解他們的發展現狀以及回家鄉發展的意愿,介紹家鄉招商引資政策和資源優勢等。”
3個月,60多篇工作日志,12篇心得體會,72篇黨史學習教育筆記……田闊說,此次赴杭體悟實訓,學到了先進經驗、理念和發展模式,收獲滿滿。此外,全隊發現招商線索5條,促成企業與協會合作1個,簽署項目合作協議1個。
目前,經黟縣赴杭州體悟實訓隊牽線搭橋,杭州銀合幕墻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已與黟縣建筑協會簽署合作協議,解決了公司專業施工隊伍人才緊缺問題,也為黟縣建筑企業赴杭州發展搭建了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橋梁。
此外,黟縣專版也在政企芯APP上線,內容包括黟縣政府推介的工農業招商、旅游及服務業招商、高鐵片區招商、VR全景招商地塊電子圖等宣傳材料,借助數字化招商平臺,擴大黟縣在杭影響力、感召力、吸引力。
“宏潭鄉的茶旅小鎮建設項目已在政企芯發布。”田闊說,該項目將把宏潭鄉打造成為集有機茶生產、銷售、精深加工、文化展覽、體驗制作等全產業鏈發展和紅色教育、養生休閑、親自體驗、精品民宿、農業觀光采摘等于一體的茶旅深度融合示范鄉。
田闊透露,浙江浙企云科技有限公司已制定來宏潭鄉考察交流方案。為確保體悟實訓結碩果,他將在每周干部學習會上與全鄉干部職工交流體悟實訓心得體會,加快形成比學趕超氛圍,吸引長三角企業家投資宏潭、創業宏潭。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