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今年以來,歙縣按照市委市政府“實施‘四千工程’ 奮力崛起趕超行動”總體要求,強力推進“雙招雙引”和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加快建設新階段現代化新歙縣注入強勁動力。上半年,歙縣高質量完成“雙過半”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等多項指標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全縣新簽項目65個、總投資50.07億元,其中長三角地區項目44個、占比68%。
歙縣扎實推進千名干部駐企服務工程。選派干部261人次開展駐企服務,梳理出有融資、用工、用地等需求的企業、項目108家,摸排訴求問題辦結率88%。在解決企業融資難方面,開展盡職調查45家,對接資金27660萬元,授信資金20610萬元,到位資金9997萬元。在解決用工問題方面,發布企業崗位需求245個,組織企業參加線下招聘會10場,達成初步用工意向1056人次,解決博士、專技人才10人,促成產學研合作項目6個。協助企業創新發展,制定出臺《歙縣高企三年倍增計劃2021年推進工作方案》《歙縣進一步加強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工作方案》。全縣80家企業享受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加計扣除總額達14172.8萬元,所得稅優惠達3543.2萬元。
歙縣扎實推進千名人員體悟實訓工程。目前已派出6支隊伍共計75人,前往杭州、上海、寧波、臨安、淳安、太倉等地,開展為期3個月的“體悟實訓”工作。始終緊盯“雙招雙引”目標任務,多走訪、廣交友,“雙招雙引”工作取得較好實效。歙縣在杭州成功舉辦“體悟實訓‘雙招雙引’”專題活動。截至7月底,共完成梳理有效招商信息30條,其中已有“數字鄉村項目”“浙江網驛產業園項目”“年產1.5億平方米PVC彩膜印刷生產線項目”等在內的18個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簽約項目總投資26.44億元。包括工業類項目8個,總投資22.94億元;文化旅游類項目4個,總投資1.3億元;現代服務類項目4個,總投資1.4億元;農業類項目1個,總投資0.6億元;社會事業類項目1個,總投資0.2億元。另有意向投資項目12個,投資額16.69億元。同時,積極對接歙縣籍旅外人才,共摸排出19名有意回鄉創業發展或參選村兩委的歙籍旅外人才。
歙縣扎實推進千名人才匯聚黃山工程。做好旅外人才“引鳳還巢”工作,開展各行業歙縣籍或曾在歙縣長期工作過的旅外優秀人才調查摸底,已摸排出旅外人才482名,結合“體悟實訓”,在杭州建立人才驛站并掛牌;持續推進“新徽商回歸”工程,已招引歙縣籍人才項目13個,總投資7.48億元。做好百名博士“智匯服務”工作。積極推動博士入企,共有萬邦電子、善孚科技、博盛紡織等10家企業與浙江大學、東華大學、安徽大學等10名博士正式簽訂“博士入企”合作協議;積極開展“地校合作”工作,歙縣主要領導親赴黃山學院洽談雙方“地校合作”事宜,并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歙縣扎實推進千名干部下鄉助力鄉村振興工程。整合第八批選派干部、科技特派員、產業指導員、專技人員、金融專員力量,以黨建引領信用村為抓手,明確產業發展服務團工作職責,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全面助力鄉村振興。以黨建引領信用村為抓手,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定了13個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總投資1165萬元,形成盤活閑置農房、抱團發展、廠房建設等多種發展模式;確定3個聯建項目,有效整合資金1338萬元,涉及24個原貧困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在全縣選派114名金融專員,全縣182個行政村全覆蓋,共完成農戶信息采集132114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640戶。積極推進“整村授信”,目前已有8.07萬戶完成整村授信簽約,授信金額達61.86億元。歙縣還選派80名專技人員,“一對一”重點幫扶中央及省市集體經濟扶優扶強村,同時服務指導1至2個相鄰村,幫助厘清發展思路、謀劃編報項目、爭取政策支持、規范項目運營,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壯大。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歙縣正以實施“四千工程”為抓手,堅持“開放+創新”、深耕“科創+產業”、堅定“旅游+生態”,堅持以開放之姿擁抱世界、以創新之光引領未來,在高質量發展中育新機開新局。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