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組織實施“我為群眾辦實事”常態落實行動,自覺踐行“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市不動產登記切實踐行使命擔當,爭作為群眾辦實事的典范與標桿,努力辦好人民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1月27日上午,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我們樂于為您服務”八字標語分外醒目,28個辦理窗口分列兩旁,還涉及稅務、水電氣等事項。工作人員或認真辦理,或耐心解答,緊張而有序。“請3002到20窗口辦理,請2007到04窗口辦理……”辦事群眾坐椅上休息,聽叫號有序上前。領證窗口,工作人員胡斌接過材料,迅速在平臺上操作、打印,“這是您的,請收好。”領到證,市民廖先生感言,1月26日9點到27日上午,一個工作日就辦結,效率高,感謝。
頻出暖心舉措
對著投影,中心工作人員演示技術創新成果。打開皖事通,進入黃山分廳,登錄不動產登記綜合服務平臺,顯示“我要辦”“我要查”“我要問”等欄目,“自助查詢”欄有收件人、其他人、地籍圖、進度查詢4個子菜單。輸入關鍵詞,查詢結果證明即出現,包括坐落、證書號、用途、面積、共有、預告、抵押、查封、異議等信息。點擊“地籍圖查詢”,圖層列表涉及集體所有權宗地、建設用地宗地、宅基地宗地,地表建筑、形狀、不動產單元號、權利類型等宗地信息一覽無余。點擊“進度查詢”,受理編號、業務類型、當前狀態等隨時可知。
數據多跑腿,群眾少奔波,技術研發尤為顯要。為此,我市著力研發系統平臺,開發不動產測繪成果共享服務系統、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數據庫、自然資源和不動產三維時空數據庫及管理系統、不動產登記稅費收繳自動清分系統;突破“互聯網+不動產登記”關鍵技術,攻克網上辦理不動產登記申請人真實意愿認定、線上申請材料提交、“一碼關聯”等技術難點,通過“活體檢測、智能認證”技術,確保登記安全和質量,最大程度減少群眾輸入和拍照上傳材料,實現不動產登記“網購式”服務。
技術創新是其一。不動產統一登記實施以來,我市各項便民利企改革舉措紛紛落地見效。圍繞辦事更便利,“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網通辦”“一次辦成”成效凸顯,比如實現不動產登記全業務、全流程、跨部門、跨行業“最多跑一次”,統一編制《黃山市不動產登記服務指南》并向社會公布,企業、群眾和其他單位可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PC端或手機申請不動產登記。6次壓縮辦理時限,從2016年的30個工作日減至2019年一般登記業務3個工作日內辦結,存量房買賣、一般抵押登記等18種常見登記類型1個工作日辦結,并實行最快60分鐘辦結制。銀行端和開發企業端網上辦結時間為“分鐘級”,PC端和手機端一般為“小時級”;圍繞服務更貼心,全面推行不動產測繪成果共享服務,提供不動產登記信息及地籍圖可視化查詢服務,實行稅費“一次支付”,推行“無紙化”辦理,提供人性化便民服務;圍繞財產更安全,依法建立安全可靠的身份認證體系和電子材料、電子證照、電子簽名、信息共享的應用體系;圍繞登記更省錢,通過不動產登記規范化標準化綜合創新,全市年均為企業和群眾節約成本超7100萬元;圍繞改革創新、提速增效,理順體制、優化再造登記流程、分類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提供立體化全方位服務、構建地籍調查貫穿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機制、建立“一碼關聯”應用體系等系列實舉推出。
破解“急難愁盼”
安置區屯溪仙人洞新苑業主卜素對如今辦證的快捷贊不絕口。她說,自己原住制藥廠宿舍,2017年下半年拿到安置房鑰匙。欣喜之余,她又擔憂,想換套大點的房子,卻因無證而擱淺。后來,建設單位市城投公司在小區設辦證辦公室。“我一去,看見一摞摞材料放在桌上。工作人員很熱情,讓我先登記,后來又通知我到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她提前10多分鐘到,取好號。中心開通兩個窗口,1個小時就辦好了。”卜素喜滋滋地說,現在她如愿換了大房。
據悉,為著力化解存量問題、嚴格控制增量問題,切實解決歷史遺留“登記難”,我市全面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登記發證,從源頭上有效避免新的歷史遺留問題產生。尤其是2021年以來,我市全面對標自然資源部不動產登記領域“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要求和全省解決歷史遺留“難辦證”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部署,在政府推動、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專班推進等措施基礎上,進一步將登記服務窗口下沉社區,充分運用線上線下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信息集成共享、稅費“一次支付”等不動產登記規范化標準化綜合創新成果,方便群眾登記辦證。截至目前,全市安置房等歷史遺留“登記難”問題基本得到有效解決,涉及房屋約4.82萬套。自2020年5月以來,我市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登記發證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政治任務來抓,提前謀劃、主動作為,2020年12月5日全面完成,同時嚴格落實易扶政策,權籍調查、登記發證等全流程免費,并針對部分山區群眾在外務工及留守老人領證不便等問題,采取免費郵寄、屬地基層政府主動送證上門等方式,實現“應發盡發”。為健全長效機制,《黃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全過程管理的若干規定的通知》出臺,切實防范項目建設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和房地產市場公平公正秩序,并深入開展“一碼管地”業務培訓,逐步實現自然資源部門內部規劃、用地、測繪、執法、登記、交易等全流程業務“一碼可查”“一碼可辦”。
群眾紛紛點贊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