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題圖:樊成柱
對一座城市來說,發展熱潮涌動的背后,離不開人才資源的支撐。我市深耕人才引、育、用、留全鏈條,充分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活力,讓更多“千里馬”在黃山大地馳騁奔騰。
12月10日,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基地揭牌儀式在我市舉行,園藝項目中國集訓牽頭基地、油漆與裝飾項目中國集訓牽頭基地、家具制作項目中國集訓基地花落我市安徽潤一生態建設有限公司、黃山銳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展睿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三處基地的成功落戶,是我市人才發展工作結出的累累碩果之一。
我市2017年首次組隊代表國家參賽,在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園藝項目中奪得銅牌,這也是我國在世界技能大賽園藝項目中拿到的首枚獎牌。在第45屆大賽中,我市選手鄭權獲建筑石雕項目金牌,實現安徽省金牌“零”的突破。
推進特色人才隊伍建設。依托國家級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我市圍繞建筑、園藝、裝飾等傳統特色優勢項目,著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徽州特色人才隊伍,為促進文化保護傳承、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供人才支撐。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建筑石雕項目金牌得主鄭權、國家級技能大師洪建華、獲百花獎金獎并被故宮博物院永久收藏的紅金斑犀牛漆大圓盤的制作者甘而可……一批燦若星辰的特色人才爭先涌現。數據顯示,目前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10萬人,特色技能人才達3.2萬人。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推動人才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是我市引才育才用才的方向。
聚焦九大新興產業靶向發力,我市以重大項目為牽引,依托長三角地區人才、研發、品牌優勢,先后在深圳、上海、杭州等地建設科技人才合作中心,積極搭建黃山在外“雙招雙引”平臺,借助先發地區的人才、科技優勢助力我市企業發展。并通過實施“黃山人才10條”、人才儲備金、企業自主認定人才等政策措施,近年先后引進382名高層次人才,有349名享受人才儲備金,這些“千里馬”活躍在黃山沃土上,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著澎湃的智力動能。
廣開進賢路,聚引八方客。平臺是引才用才的關鍵,更是干事創業的前提。
黃山發展大會作為全市最受矚目的盛會之一,已成為匯才聚智的高端平臺。單霽翔、黃德寬、包信和等21位行業領軍人物、知名企業家受聘為黃山發展顧問,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北京大學等單位的逾百位知名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為黃山發展把脈問診、出謀劃策、牽線搭橋。數據顯示,今年1—9月,黃山市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1.3%,增速為2013年以來同期新高。
黃山發展大會絕不僅僅是黃山市建強引才用才“孵化器”的唯一載體。
今年以來,我市從技術開發和技術咨詢兩方面探索實施的揭榜掛帥、博士入企工作正式開展。位于黃山區的黃山智中新窗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門窗及玻璃制品制造企業,在IMC管理系統自由軟件開發上力量欠缺。清華大學物流窗業研究中心副主任杜輝博士獲知后,與公司軟件開發工程師保持常態化聯絡,并親赴現場或遠程指導其軟件架構設計,研究生產智能設備與IMC管理系統數據化對接方案。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公司已完成1項軟件著作權專利的申報工作。
開門開放搭平臺,黃山市動作頻頻。
9月23日,中國黃山“迎客松”杯創意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隆重舉行,這也是黃山市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范圍最廣、賽事類別設置最多的創業盛事。該項大賽將遴選100個優秀創業項目,并整合政府職能部門資源,推出項目落戶政策大禮包,吸引創業人才來黃轉化成果、落地創辦企業。
拓展校企合作,積極發揮合肥工業大學、浙江大學、安徽大學黃山技術轉移中心等新型研究機構作用,促進更多科技成果在我市轉移轉化。啟動企業招工校企定制培養計劃,推動企業與市內高校、高職以及中職(技工)學校建立“企業提出需求、學校定向培訓、政府給予獎補”的人才培養機制,計劃每年為本地企業定制培養不少于500人。
黃山的一腔誠意,悉數盡顯。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做優生態,才能讓人才“安家”更“安心”。
安徽新諾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線長王福寧因業績突出,今年被公司自主認定為高層次人才。按規定,他將獲得每月2000元補助及醫療綠色通道、免費景區游覽等優待政策。王福寧的榮譽得益于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臺的《企業自主認定人才暫行辦法》。把人才評價“話語權”交給企業,放大優勢產業引才聚才“磁場效應”,《辦法》實施以來我市共認定高層次人才69名,絕大部分為學歷不高、沒有職稱但實際貢獻較大的實用型人才。
針對人才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后顧之憂,今年我市建立黃山優才卡服務制度,并成功發放電子優才卡339張,通過實時認證的方式,為高層次人才解決子女就學、家屬就業、免費旅游、創業貸款等事項近千個。
求才若渴,黃山市釋放人才紅利的腳步從未停下。
將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關于實施“迎客松英才計劃”引領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試行)》是近期我市推出的又一項引才聚才政策。該計劃明確,將對人才住房、生活、金融、公共服務、榮譽和情感激勵等方面進行優化,其中住房補助針對新引進人才,生活補助覆蓋本土人才和新引進人才,對全職引進到我市企事業單位工作的E類以上人才,可享受便捷醫療服務、子女就學、家屬就業等待遇。市人社局副局長、二級調研員張宏錄說:“這項計劃吸引力大、含金量高。從財政投入上看,2022年市縣財政需安排高層次人才專項經費較2021年度增幅超4倍。從優化服務上看,黃山優才卡服務內容還將不斷升級,確保更多禮遇政策讓人才擁有獲得感和榮譽感。”
一路快馬加鞭,一路砥礪前行,一個人才濟濟、群星璀璨的嶄新局面正在黃山大地形成。在這片熱土上,廣大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將充分迸發,各路高賢聰明才智將競相涌流,黃山將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聚才的良方,推動全市人才工作乘風破浪、一路遠航。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