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重科學,反邪教,不賭博,禁惡習;睦鄰里,重情意,遇矛盾,講道理……”在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耿城鎮溝村的法治文化廣場,三三兩兩的村民會跟著“大喇叭”,哼唱起“村規民約版”三字經,不時地駐足在法治造型牌、法治宣傳欄前觀看,沉浸在濃濃的法治氛圍感之中。
這份“村規民約版”三字經集合了全村智慧,通過廣泛征集村民意見,召開法律征詢會,聽取黨代表、村民黨員、聯村干部、上級黨委、轄區民警、法律顧問的意見和建議后,共同約定了公共秩序、鄉風民俗、社會公德、鄰里關系等具體要求,引導村民自覺規范自身的言行。
為促進村規民約落到實處,溝村還張貼了“紅黑榜”,把履行村規民約情況作為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組織開展“好婆婆”“好媳婦”“美麗庭院”“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以“孝善文化”根治村里存在的“贍養扯皮”“遺產糾紛”“厚葬薄養”問題,在村落中因地制宜布置提倡和弘揚孝、善、和等文化的古語新句,使村規民約入眼入心。
家門口水泥路有個小坑,搞點水泥修補一下,看見地面上有垃圾,順手扔進垃圾桶里……黃山區三口鎮白果村白果組村民楊德勝從這些小事做起,去年累積了129分,在“積分超市”換取紙、米、油鹽等生活用品。
像楊德勝一樣“積分兌獎”的村民還有很多。黃山區三口鎮實行村規民約積分制管理,將鄉村治理評價量化細化。記者了解到,村規民約積分制管理是各村在村規民約的基礎上實行積分細則,村民在環境維護、鄰里和諧、參軍入學、參與村級活動等方面表現優良將可得到積分,而違法違紀、行為不端的將被扣分。各村對積分排名靠前的家庭每年進行一次積分兌換獎勵,獎勵形式為兌換服務、物質獎勵、精神鼓勵和享受有關激勵政策等。去年,三口鎮各村還評選出村規民約踐行情況較好的家庭,獎勵積分兌換券,可換取紙、米、油鹽等生活用品,以此推動鄉村有效治理、鄉風文明和諧。
如今,這股鄉村文明新風已經吹遍各地。近年來,黃山區建立“一評兩立三化”鄉風文明引導機制,充分運用富有黃山區特色的村規家訓、牌匾楹聯、俗語格言等,構筑“文明、和睦、互助”鄉村文化精神,每戶建立一條家規家訓,每村建立一張好人榜,定期開展平安家庭示范戶、十星級文明標兵戶、美麗庭院示范戶等評選活動,推動法治、德治精神融入村規民約、家規家訓,形成教化與引導、激勵與約束、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長效機制。
黃山區還落實和完善村規民約草案審核和備案制度,全面推廣村規民約積分制管理,健全合法有效的村規民約落實執行機制,鼓勵農村開展村民說事、民情懇談等活動,實現了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以接地氣、入人心的形式推動鄉村有效治理、鄉風文明和諧。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