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加強生物安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貫徹落實生物安全法,統籌發展和安全,按照以人為本、風險預防、分類管理、協同配合的原則,加強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范和治理體系建設,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切實筑牢國家生物安全屏障。
2020年以來,黃山市投入防治資金近1.46億元,為健康松樹打孔注藥106.71萬株,化學防治媒介昆蟲48.9萬畝次,開展檢疫執法專項行動累計出動執法人員7265人次,查處違法調運松木案件318起……截至目前,全市秋季普查發現枯死松樹與去年同比下降15.34%,其中重點生態區發現枯死松樹同比下降39%……
來自市林業局總工程師王小峰的數字,見證著黃山人為我市建設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城市提供堅強有力的生態安全保障的辛勤與付出。
松材線蟲病是松林特大傳染性、毀滅性病害,素有松樹“癌癥”之稱。1982年我國首次發現松材線蟲病疫情以來,已擴散至全國19個省、728個縣級行政區。松樹一旦感病40天左右死亡,3至5年即可造成整片松林死亡。
10月8日上午,記者從全市總林長暨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20年以來,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壓緊壓實防控責任,抓實抓細監測普查,全力開展疫情除治,扎實開展督查檢查,全面加強疫木管控,積極推進協同防控,編制五年攻堅方案,全力抓好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工作。
——壓實責任。一年來,市委市政府壓緊壓實防控責任,按月調度、按月督辦、定期研判,落實防治工作政府、部門“雙線責任制”;市縣兩級將防治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全市共投入防治資金近1.46億元,制定《黃山市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治工作制度(試行)》。
——強化監測。在監測普查上,不斷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構建全覆蓋網格化監測普查體系,建立專職監測普查隊伍,綜合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監測、人工地面調查相結合的“天空地”一體化監測手段,提高普查效率和精準度。
——加強管控。在疫情除治上,采取以清理枯死松樹為核心措施,以樹干注藥、媒介昆蟲化學防治等為輔助措施的綜合防治策略,對名松古松實施“一樹一策”預防保護;在疫木管控上,嚴格落實“包山頭、清疫木、嚴監管、強責任”措施,全市33個森林植物檢疫檢查站對運輸木材及其制品車輛實行24小時查驗,開展檢疫執法專項行動,拉網式排查山場附近的村莊農戶、涉木企業和項目工程施工現場;在協同防控上,分別與宣城市、池州市制定了毗鄰地區聯防聯治工作制度,與浙江省杭州、衢州和江西省上饒、景德鎮等4市建立聯防聯治協作機制,市域圍繞黃山風景區,建立三個層級聯防區,建立山上山下聯動機制,防控措施實行統一組織、同一標準、同步實施、聯合考核,以更實工作舉措抓好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關鍵環節。
艱苦的努力,扎實的工作,全市上下思想認識進一步提高,防治信心進一步提升,監測數據整體可靠性明顯提升,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可行性、可操作性明顯提高,防治模式不斷創新,取得階段性成效。據今年秋季普查數據初步統計,全市發現枯死松樹與去年同比下降15.34%,其中重點生態區發現枯死松樹同比下降39%。
黃山松保衛戰任重道遠。全市總林長暨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工作會議要求,全市要進一步明確主要目標任務和時間節點,規范清理類項目采購招標,全力集中清除枯死松樹,嚴格山場除治質量監管,全面管控枯死松木,推進亞行貸款項目實施和毗鄰區域聯防聯控,做好防治調度督導,扎實有序開展防治工作,堅決打贏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的“黃山松保衛戰”,為我市建設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城市提供堅強有力的生態安全保障。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