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近年來,市婦聯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和省婦聯相關要求,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在打造“徽姑娘”幫扶專柜的基礎上,持續深化拓展消費幫扶成效,不斷穩定群眾增收基本盤,厚植鄉村振興新活力。
收購農產品不忘初心
胡彩霞在家排行老三,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三姐”。她在黃山區譚家橋鎮經營三姐人家“徽姑娘”農家樂。當年開業前夕,一場大火將她的家和土菜館燒得面目全非。在她陷入窘境的時候,當地黨委政府和鄉親們向她伸出了溫暖的手,才使得土菜館順利開業,生意也一天天紅火起來。
事業步入正軌,胡彩霞沒有忘記這份恩情,她開始收購當地村民自產的農副產品。2015年起,她在農家樂大廳設立貧困戶農產品銷售專柜。2018年起,每年與貧困村簽訂貧困戶農產品10萬元的銷售合同。她還為貧困村捐款2萬元,常年聘請本土務工人員40余人。截至目前,幫扶專柜已銷售農副產品20余萬元。胡彩霞說,今后會繼續開展消費幫扶,還要帶動鄉親們加工優質農產品,促農增收。
幫鄉親賣貨樂在其中
“彩玲,我家有兩斤野蔥頭,要不要?”“彩玲,我家還有不少干筍,收不收?”在休寧縣榆村鄉嶺腳“徽姑娘”農家樂,每天都有不少老百姓上門“推銷”自家產的土貨,熱心善良的程彩玲來者不拒、照單全收。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黨的政策引領下先行致富的程彩玲,專門開設了農產品展示柜,義務為村民代賣農特產品。8月16日,記者在農家樂看到,柜臺上擺著山芋粉絲、干蕨菜、干筍、火腿等土特產以及冬瓜、絲瓜、農家辣椒等時令蔬菜,這些都是免費為農戶代賣的,她不收一分錢費用,還主動幫忙代加工,自費購買包裝袋。“雖是代賣,但凡經過我店里出去的東西,就要對客戶負責,絕對不能缺斤少兩,一定要保質保量。”因為信譽好,附近村鎮的農戶也把農產品送來代售。去年5月,她還在商務部門的幫助下新建了電商平臺。截至目前,線上線下農副產品銷售收入達137萬元。
采訪當天,程彩玲忍痛將經營了29年的雜貨店盤給小姑子經營。她說:“人的精力有限,為了一心經營好農家樂,幫四鄰八鄉的老百姓多賣些山貨,只能這樣了。”雖然不舍,但能為村民服務,幫村民增收,她樂在其中。她說,今年要在電商平臺上多下功夫,通過手機直播,把村里的農特產品介紹給更多的人。“村里人都富裕那才是真正的富裕。”
消費幫扶永遠在路上
三姐人家、嶺腳“徽姑娘”幫扶專柜是市婦聯打造“徽姑娘”農家樂+精準幫扶發展模式的縮影。據了解,目前全市范圍內共發展“徽姑娘”農家樂(民宿)379家,通過省市項目資金扶持發展“徽姑娘”農家樂(民宿)示范戶269戶,帶動全市農家樂(民宿)2525家,不僅實現了去留守,還帶動村民就業增收。結合我市很多地區特產豐富、產品質量好的特點,市婦聯積極探索豐富“徽姑娘”農家樂(民宿)內涵,在“徽姑娘”農家樂(民宿)示范點開設幫扶專柜,義務代售農戶的茶葉、筍干等農特產品,有的還以“徽姑娘”品牌統一包裝、設計和銷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市共設置“徽姑娘”幫扶專柜54家,為600多戶農戶代售農產品,戶均增收5000余元。此外,“徽姑娘”農家樂示范點還積極開展結對幫扶工作,每家幫扶1-3戶,優先用工、優先購買蔬菜、優先代售農產品,姐妹牽手共同走上幸福路。
為進一步推進新時期消費幫扶工作,市婦聯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做大做強“徽姑娘”農家樂品牌,找到消費幫扶的利益連接點,讓村民們獲得“銷售的渠道”,讓廣大消費者獲得“有品質保證”的產品,在鄉村振興路上綻放巾幗力量。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