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5月11日下午,全市“實施‘四千工程’奮力崛起趕超”動員部署會召開,市委書記凌云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千名干部駐企(項目)服務、千名人員體悟實訓、千名人才匯聚黃山和千名干部下鄉助力鄉村振興“四千工程”,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雙招雙引”,在全市上下營造開放發展、干事創業、崛起趕超的濃厚氛圍。自此,我市基層紛紛行動,徽州區洽舍鄉便是一抹亮色。
主動下沉服務 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千名干部駐企服務工作開展以來,洽舍鄉服務隊認真傾聽企業心聲,幫助企業排憂解難,目前已開展“一對一”企業服務60余次,解決企業訴求5件。1-7月,全鄉限額以上批零總額完成5296.2萬元,同比增159.7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億元,同比增長207%;技改投資完成2408萬元,同比增15.22%;規上工業總產值完成5.31億元,同比增66.07%;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完成4.72億元,同比增93.62%;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完成3.48億元,同比增58.38%;招商引資累計引進項目14個,到位資金1.73億元,同比增33.63%。
“四送一服”,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結合“四送一服”活動,該鄉駐企服務隊對鄉屬10家規上企業、4家商貿企業、1家服務業企業、1家外貿企業、2個重點項目開展常態化走訪,及時了解生產經營狀況,鼓勵開展研發活動,引進高層次人才,激發創新活力,同時詳細解讀《徽州區科創+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激勵辦法》《徽州區加快企業上市掛牌激勵辦法》《徽州區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獎勵辦法》等惠企政策,推動各項最新惠企利好政策落地見效。
強化政銀企融資對接,減輕企業負擔。為減輕民營企業資金壓力,鄉駐企服務隊積極落實政銀擔、稅融通、應急貸等金融政策,征集企業融資需求,破解融資難題。黃山嘉恒科技有限公司是2020年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制造聚酯樹脂、粉末涂料、環氧樹脂等產品,今年需對環保設備進行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約1000萬元,資金缺口較大。駐企服務隊知情后積極與區金融辦、擔保公司、稅務局等多家單位對接,最終通過“稅融通”融資100萬元,有效減輕企業資金周轉壓力。“今年我們資金短缺,如果技改項目跟不上,將嚴重影響企業發展。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駐企服務隊為我們解決了資金的大難題,真是雪中送炭!”企業負責人汪云端感言。
“保姆式”服務,營造便利化營商環境。為持續優化服務,該鄉按“一企一臺賬”“一企一回訪”機制,充分發揮駐企服務隊橋梁紐帶作用,落實“一對一”對接服務,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細致分析企業生產、經營、發展中遇到的難題,主動與要素部門對接,及時辦理,為企業排憂解難。至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鄉屬企業,今年4月獲批入庫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駐企服務隊了解該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條件較成熟,遂積極對接區科技經信局,多次到企業宣傳政策,鼓勵申報,8月份代表徽州區出戰第十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安徽賽區黃山市區域比賽。
“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措施在于秉承‘店小二’精神,精準服務企業,營造招商、親商、安商、穩商的環境。”該鄉政府主要負責人汪唯表示,“洽舍鄉將以企業需求為根本導向,用心用情用力為企業提供貼心服務,展現洽舍速度,呈現洽舍溫度,體現洽舍風度。”
派駐“金融村官” 賦能鄉村振興
為接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充分發揮金融服務員作用,今年5月,徽州區委組織部選派“金融村官”鄭建鵬、洪順來到洽舍鄉開展服務,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切實擔負選派職責,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實踐活動,用優質的金融服務讓老百姓得到實惠,取得實質性成效。
強化宣傳,保障資金安全。為大力支持鄉村振興,進一步提升村民金融知識水平,鄭建鵬、洪順來主動承擔起金融知識宣傳責任,在走村訪戶了解客戶需求的同時,結合主題黨日、民生工程宣傳、文化下鄉等活動,通過派發宣傳折頁、擺攤設點等多種形式,持續開展反洗錢、反假幣、防范非法集資、防電信詐騙等宣傳活動,目前共舉辦金融知識宣傳活動10余次。
整村授信,打開金融服務新模式。村民缺乏了解金融知識的途徑,信用意識有待提高,“金融村官”為此利用工作日晚上,進村舉辦金融夜講堂,宣傳“富可貸、窮可貸,不講信用不可貸”的信貸理念。同時,為穩步推進整村授信工作,打造“授信全覆蓋、用信高效率”的信用體系,自7月始,洽舍支行“整村授信”就已全部鋪開。選派干部、黨建指導員、各村支書積極協助“金融村官”,以組為單位,利用微信、進村入戶走訪、面對面溝通等方式加大金融幫扶政策宣傳力度,了解客戶貸款需求,采集信息,建表立檔,提升授信效率和工作效能,截至目前完成脫貧戶24戶120萬元小額信貸授信和貸款申請。
下鄉入戶,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金融村官”將金融服務觸角延伸到“最后一米”,每周利用一天時間到村,為村民提供金融服務并協助駐點村開展相關金融工作。洽舍鄉居家老人較多,很多無法辦理相關業務,洽舍支行便為行動不便的儲戶提供上門服務。洽舍鄉為山區,常需翻山越嶺,步行前往,熱忱服務得到年邁老人的稱贊和感謝。
釋放數字能量 壯大集體經濟
參觀浙江瓜瀝鎮、航民村,洽舍鄉赴浙江體悟實訓隊隊員洪欣穎、方威龍感言,要著力釋放數字能量,壯大集體經濟。
洪欣穎介紹,瓜瀝鎮將群眾需求作為著力點,依托大數據管理,按“鎮、村、戶”三級管理建構“瀝家園智慧駕駛艙”,以數字賦能,提升鄉村治理精細化水平,值得借鑒。一是興公益,“家園”在線上。群眾在“瀝家園”手機端獲取數字身份,以數字互動、數字公益、數字信用等方式,通過志愿服務、垃圾分類、在線學習等途徑獲取積分。積分與村民的信用評價、評先評優、就業推薦等掛鉤,村民做公益賺積分,可在“瀝·mall”實體店兌換商品;二是重實用,“小二”在云上。圍繞群眾最關心的切身小事,通過“瀝小二”微信小程序,一鍵查詢全鎮79個停車場、63個公共自行車站點的實時余量,提供該鎮景點、商場、醫院、公廁、餐飲、住宿、充電樁、公交換乘點等動態信息,實現一鍵導航;三是促溝通,“平臺”在掌上。在村級“瀝家園”“瀝小二”手機端搭建一鍵可達的政務連線渠道,群眾可在線提出政策咨詢、投訴建議、民生訴求,所有反饋信息統一通過區級“四平臺”系統流轉到瓜瀝鎮相關部門、條線,第一時間響應。
方威龍介紹,航民村40年前是遠近聞名的“光棍村”,如今一躍成為浙江省的“首富村”。它占地不足2平方公里,僅有304戶1079名村民,1979年創建村辦企業蕭山漂染廠,目前蕭山航民集團全資、控股、參股工商企業多達28家,涵蓋紡織、印染、熱電、船運、酒店、黃金飾品加工等領域,2017年年底實現工業產值133.8億元,利潤9.1億元,擁有職工1.2萬人。村民每年分紅達6.5萬元,小學至大學免費入學,大米、食用油等無償供應。取得今天的成績,航民村領頭人朱重慶說,靠的是“改革開放遇上好政策,始終如一壯大集體經濟,堅持共同富裕。”
“德易貸”解“黃山好人”燃眉之急
洽舍鄉張村村塘坑組村民許勇杰患小兒麻痹癥,導致肢體活動及語言表達能力受到影響,生活困難。從2005年開始,他先后種植油茶樹苗、徽州貢菊、毛竹、苦丁茶等經濟作物,養殖皖南土豬,創辦綠茶加工廠等,收益良好。他致富不忘鄉親,帶動村民們一起發展種養業,獲評“徽州好人”“黃山好人”。
目前,豬肉價格下降,生豬養殖到了低谷。張村村駐村工作隊、選派金融專員和專技人員靠前服務,主動入戶了解其養殖情況和困難,發現他共養殖肉豬5頭、能繁母豬15頭、小豬15頭,資金周轉存在困難。許勇杰租用周邊農戶不用的豬圈進行分散養殖,利于環境衛生,減少環保投入。為幫他解決困難,經駐村工作隊、金融專員努力爭取,徽州農村商業銀行洽舍支行于7月21日給予許勇杰10萬元“德易貸”授信,這是徽州農村商業銀行與區文明辦共同建設的“徽州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道德銀行”正式揭牌成立后,洽舍支行發放的首筆“德易貸”授信。
農業專技人員還幫他解決生產和養殖方面的問題。許勇杰獲貸款授信后非常高興:“徽州農村商業銀行洽舍支行多年來一直給予我信貸資金支持,這次‘德易貸’授信利率較低,減少了我的養殖成本,又幫助解決了燃眉之急。我將更加心無旁騖地做好生豬、茶葉加工等經營,更好回報社會。”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