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萬泉河水清又清,我編斗笠送紅軍,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親切的歌詞、悠揚的旋律,是人民軍隊與人民魚水深情最好的寫照。近年來,駐軍某部賡續傳承軍愛民、民擁軍的光榮傳統,發揮信息優勢,把薪助火促進雙擁工作向新的高度邁進,強化“增進共識、推動共為、促進共贏”理念,有效提升駐地群眾對部隊的親切感、依靠感、認同感,樹立了火箭軍良好形象,筑牢了部隊打勝仗的群眾基礎。
魚塘邊,鄉村振興農事忙
“村里安排我到部隊援建的魚塘喂魚,讓我有了穩定的收入。今年泉水魚都賣了好價錢,工資加上分紅,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啦!”今年7月,該部官兵與駐地鄉鎮工作人員一起,深入聯合幫扶點休寧縣板橋村走訪,曾經的貧困戶汪秀華拉著宣傳干事白天的手,連聲感謝。
該部積極響應黨中央關于鄉村振興的號召,改進優化援建的泉水魚養殖體系,開展山區冷水田優質稻加泉水魚生產模式攻關研究。“有了部隊的大力支持,預計用兩年時間,就可以具備本地優質泉水草魚苗種培育能力,實現養殖農戶收入增加30%以上的目標。”板橋鄉專技人員林衍峰滿心歡喜。
與此同時,該部還在傳統漁業養殖的基礎上,運用“互聯網+”技術,專門安排專業技術干部張大龍幫助板橋鄉拓展物聯網平臺,推廣淘寶網店,完善微信公眾號,給泉水魚養殖業插上了“信息化翅膀”。 并且著力推動以魚帶“旅”,規劃建設了“釣魚臺”“狀元魚王”“清明粿DIY體驗”等特色旅游項目,進一步提升鄉村基礎建設水平和旅游文化氛圍。每年為鄉集體增收40萬元,貧困群眾年均分紅1200元,為鄉村振興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大水中,抗洪重擔肩上扛
聞“汛”而動,勠力抗災。2020年7月7日,一場特大暴雨使得駐地突發山洪,多個村莊淹水嚴重,屯溪區明代鎮海橋被洪水沖垮毀壞,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該部中士蘇雪雨當時正在老家探親,聽聞此事,他安頓好剛剛出生十天的孩子,立即訂下當天的機票,從張家口老家趕回單位參加抗洪救災。“黃山是我的第二故鄉,故鄉危急,我怎能坐視不管!”蘇雪雨的決心是該部戰士同心抗洪的生動寫照。7月8日,該部派出應急分隊,攜帶救災裝備和物資,火速馳援災區。
“這都是咱們老百姓自己做的飯。”在徽州區洽舍鄉,當地鄉鎮干部為正在奮戰的官兵送來了128份盒飯。吃著“百家飯”,官兵們感動不已,自發將自帶的單兵干糧留給百姓,一餐換一餐,真心換真情。
累了,戰士們就靠在墻上小憩片刻,渴了,就擰開水壺喝上一小口。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村民損失,官兵們與村民一起肩扛手抬轉移物資,同時筑壩圍堰、清溝瀝渠、搶修被沖毀道路,泥巴沾滿了褲腿,汗水濕透了衣背。“咱們是人民子弟兵,就是要不怕臟不怕累。”參與救災的上等兵呂強抹了一把汗,眼神里透出堅定。
校園里,幫建助學書聲瑯
“俞叔叔,我考上大學啦!”7月21日晚,收到安徽工程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徐蔡俊,第一時間將喜訊告知了該部某分隊班長俞細文。徐蔡俊長期受到該部的資助,是2000余名受助孩子中的一員。
該部常態化向駐地困難學生贈送助學金及慰問品、升級學校硬件設施、開展“軍營開放日”活動。今年“六一”兒童節前夕,該部在祁門縣小路口中心小學的“國防礪劍先鋒班”,由“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三級軍士長俞細文帶領優秀官兵擔任孩子們的軍體教練員和文化輔導員,開展行為規范、國防小講堂、最美朗讀者等活動。
幫助成長,守護希望。近年來,該部幫建助學的足跡遍布祖國大地,詮釋著革命軍人的大愛。“俞細文志愿服務隊”定點幫扶了數十所學校,援建37個“愛心圖書角”,在3所小學開設“國防礪劍先鋒班”,積極開展“黨旗領隊旗”“兵心連童心”等主題活動,累計籌集36萬余元,為大批學生送去溫暖。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近些年來,該部官兵與駐地人民群眾一道,以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精神,匯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強軍夢的深厚偉力,共同建設更加美麗的黃山城,譜寫軍民魚水篇章中的火箭軍音符。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