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7月5日至6日,由市委組織部組織的,各區縣委組織部分管部長、全市50個鄉村振興重點鄉鎮黨委書記和7個產業基礎較好的村黨組織負責人組成的黃山市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來到湖州、杭州學習觀摩兩地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對標先進、問計取經、拓寬思路、以學促干,以期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探索出黃山的實踐路徑。

開拓思路 由“環境美”邁向“發展美”
碧水潺潺、翠竹搖曳,汽笛聲里,長達4.5公里的環村小火車觀光線串起當地鮮花、竹園、蔬菜等18個家庭農場。7月5日,專題培訓班走進湖州市安吉縣魯家村,真切體驗到田園鄉村業態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家庭農場”的發展理念,魯家村村黨委考慮到當地缺少風景名勝、文化資源和支柱產業,決定“無中生有”,邀請上海、廣州知名設計院結合當地特色,規劃農場布局,整治當地環境。沿著促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的方向,在當地干部群眾共同努力下,魯家村很快就由一個守著綠水青山環境卻臟亂差的貧困村,蝶變成為“開門就是花園、全村都是景區”的鄉間樂園。
“讓村民過上富裕幸福生活是我們推動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的出發點和歸宿。”村主任裘麗琴說。為使發展成果更加均等地惠及村民,使村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魯家村采用“公司+村+家庭農場”的經營方式,讓村民可以“拿租金、掙薪金、分股金”。10年間,魯家村集體資產從不足30萬元增至近2.9億元,全村人均純收入從2011年的1.47萬元增加至4.71萬元。
產業興旺方可撐起鄉村振興脊梁,在一系列改革創新思維驅動下,湖州市的鄉村產業走上了特色化、融合化、數字化、項目化、品牌化的高質量發展路子。多年來,用地指標少、規劃滯后、土地出讓成本高、審批手續復雜等問題束縛著全國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用地。為破解這一問題,湖州打破傳統思維,在全國率先推出“標準地”政策。
“過去這里除了搞種養,其他什么都不能做。現在,地還是這塊地,所有權仍歸村集體,但我可以合法合規地在這里建一座研學基地,農事體驗、觀摩培訓都可以安排上了。”在課堂上,安吉盈元家庭農場負責人朱仁元現身說法,向大家講述自己返鄉創業的故事,以及獲得全國首宗農業“標準地”,推進三產融合發展的新思路。與會學員認真聆聽、積極互動,在交流探討中各抒己見。
“與魯家村相比,我們許村鎮有著更好的資源稟賦與優勢條件去發展產業,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我們有信心更有決心做好鄉村振興工作。我們會繼續堅持以“旅游+”為主線,以美麗鄉村、特色小鎮、中國攝影藝術鄉村建設為抓手,重視發揮平臺作用,積極學習市場邏輯,精心打造特色品牌,為加快建設美麗幸福新許村不懈努力。”歙縣許村鎮黨委書記何建中說。
“在魯家村,我們看到了村兩委班子發動村民、帶領群眾苦干實干的奮斗經歷,看到了美麗鄉村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令我深受觸動。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我們也應當加強領導干部素質培養,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同時要重視發揮黨員、鄉賢的帶動作用,鼓勵引導更多年輕人才到農村創業,為鄉村振興增添動能。”黃山區仙源鎮黨委書記陳國強說。
久久為功 讓“好風景”孕育“好日子”
老街屋舍錯落有致,高山梯田層疊綿延,位于杭州市臨安區的“龍門秘境”同樣讓學員們驚喜,這里宜居宜業的人居環境、洋溢著自信笑容的村民,將杭州美麗鄉村的精氣神展現得淋漓盡致。作為浙江省級農村綜合改革集成示范區建設試點項目,也是臨安區示范型村落景區創建項目,龍門秘境景區攬聚石門、龍上、大山三個行政村落,面積達55平方公里。示范區以“生態秘境、攀巖圣地、運動山鄉、傳統村落”為基本定位,圍繞景美、民富、村強實施“12+X”改革類項目、45個建設類項目,做深文章,全面打響“百年大梯田、千年古村落、萬年峭巖壁、億年巨石陣”品牌。近年來,當地又陸續推出茶俗文化節、秘醬節、精釀啤酒節等大型活動,吸引眾多游客觀光打卡。

大家在景區村莊中移步換景,一邊贊美著這里的風情,一邊談論著家鄉的鄉村建設,思緒飛揚,涌出一股躍躍欲試的澎湃之情。“龍門秘境在建設方法上,注重點面結合;在規劃引領上,突出了原生態和地方特色;在機制保障上,強化了產業基金與社會資本投入的作用,值得我們學習。”歙縣溪頭鎮黨委書記方海濤說。“在龍門秘境有著高標準的規劃與高品質的建設,每個村莊都根據各自實際打造特色項目,把村點變成景點,在全局規劃下抱團發展,有效避免了同質化,真正讓人能記住這一方水土的鄉愁、鄉風、鄉情。”黟縣柯村鎮黨委書記盛茂存說。仔細“看”、認真“思”,用心“悟”,所到之處優美的生態環境、統一的鄉村規劃、發達的鄉村旅游帶給學員們強烈的視覺沖擊,也帶給了強烈的心靈震撼,讓大家感受到差距,更找到了方向。回到住處后,大家趁熱打鐵,專心聆聽臨安區文旅局副局長陳偉宏圍繞“鄉村運營”進行的專題授課,以及中雅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趙志強對安吉、龍門秘境發展歷程的剖析,爭相交流發言,暢談學習體會。
“來之前,市委組織部還專門向我們這些鄉村振興一線工作的基層干部征求了《培訓需求問卷》。可以說,圍繞“產業興旺”這個核心定制的課程非常精準、主題也非常突出。盡快時間很短,但收獲頗豐,極大拓寬了我們基層干部的視野。回去之后,我們將結合實際創新創造開展工作,進一步提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現代化能力。”休寧縣齊云山鎮黨委書記程銀根如是說。對比之后是奮進,震撼之后是發力,學員紛紛表示,一定要把浙江的經驗學習好、領會好、消化吸收好,在轉化學習成果下功夫,在付諸實踐上下功夫,進一步找準差距,奮起直追,學以致用,迅速在全市掀起鄉村振興熱潮,為加快建設更美麗更富裕更文明的現代化新黃山貢獻力量。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