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歙縣依托豐富的徽州傳統建筑營造技藝,大力培育古建產業龍頭企業,積極推動非遺技藝向產業鏈轉換,努力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9月23日,走進歙縣精華園旅游投資有限公司的古建構件生產車間,鋸聲轟鳴,切割、刨銑、鏤空雕刻……十多位古建工匠正在趕工制作古建筑構件,一個個飛檐翹角、門窗斗拱變在他們的手中變得栩栩如生。

作為一家從事仿古建筑建造、古建修繕、古建構件加工型企業,十多年來,歙縣精華園不斷融合傳統技藝和現代審美,創新技術工藝,年產各類古建產品數萬件。

方國青是精華園旅游投資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他介紹道:“加工車間現在有木工兩班、雕工有兩班,都在正常作業。根據訂單來配置人員,今年已經做了有二十棟的構件了。”

同樣是一派如火如荼生產景象的,還有位于歙縣鄭村鎮堨田村的杰靈徽派古建材料有限公司。車間里,多條半自動化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練泥制胚、數控切割、磚構件雕刻,加緊趕制新一批訂單。公司銷售經理吳珊珊告訴我們,“這幾年來,公司增加了很多機器設備,效率提高了,產能增加了30%-50%?!?/p>

作為傳統徽派古建屋面材料及園林景觀構件加工企業,杰靈徽派古建材料有限公司在硬件設施優化的同時,堅持原有的古法徽派材料制作技藝,在產品質量、生產效率雙提升的同時,仍保留著古徽州建筑材料的韻味,產品遠銷海南、上海、新疆等地。
吳珊珊介紹說現在是古建行業的銷售旺季,“我們屋面材料是有現貨的,但磚雕訂單已經排到了10月中旬,比如清水磚的銷量比往年增長了10%?!?/p>

為推動徽派古建產業持續向好發展,歙縣深化校企合作,推進工學結合,在傳承弘揚古建技藝的同時,不斷提高產業帶動力和經濟貢獻率。據統計,全縣有從事古建產業相關各類企業51家,古建工匠5000余人,2020年全年產值約3億元,徽派古建產業正逐漸成為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