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打棗,是不少人回憶童年時最難忘的一段,眼下又到了棗子陸續成熟的季節,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祁門縣祁山鎮新嶺村去體驗一下打棗的樂趣。
棗子成熟的時候,正是放暑假的時候。掛滿累累碩果的棗樹下,成了孩子們的樂園。來到新嶺村,大人們正帶著孩子們打棗子撿棗子玩。只見一竹竿揮下來,棗子就嘩啦啦落下了地,孩子們提著小籃子在樹下爭先恐后地撿拾著,那種歡樂是城市里孩子們無法體會到的。“跟好多小朋友一起撿棗子,很好玩的,今天我撿的最多。”小朋友陳瑾涵玩得十分開心。



祁山鎮新嶺村村民有種棗樹的習俗,村里家家戶戶房前屋后都有繁枝倒掛的棗樹。棗子樹容易成活,水果周期比較長,大人小孩都喜歡吃。“我們村有種棗樹的習慣,就在這一個組大概有三四十棵。原來農村不是窮嘛,沒有水果吃,家家戶戶就種一棵,當水果吃。”新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周響忠說道。
棗樹樹干大多彎彎曲曲,既沒有松柏的高大威猛,也沒有白楊樹那挺拔偉岸。但棗樹對生長的環境不挑剔,在祁門鄉村隨處可見。那厚實、光潔的樹葉,每一片都像被誰悄悄鍍上了一層亮亮的發膠。五彩珍珠似的棗子,掛滿了枝枝丫丫,小棗子們肆無忌憚地搖晃著它們的小腦袋,逗引著來來去去的大人小孩。“這棵棗樹大概有四五十年了,每年都結出許多棗子。棗樹不僅好吃,寓意也好,早生貴子,大家都圖這個彩頭。”今年八十一歲的村民謝夢雅,嫁到新嶺村已有五六十年。


祁門縣土生土長的棗子,具有果粒較小卻甘甜味美特點,大人小孩都喜歡品嘗。“別看這個棗子小,其實這個棗子怪甜的。”村民廖秀琴一邊打一邊吃,收獲著打棗的樂趣。
棗子和桃子、李子、栗子、杏子,歷代以來并稱為我國五大果子。已經有3000多年栽培歷史。棗子具有很高的營養與藥用保健功效,是一種天然的藥食同源果品,民間一直流傳著“每日鮮食五顆棗,健身延年絕對好”的贊譽。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