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紅色的秋海棠,黃色的長壽花,紫色的萼距……在位于順義區(qū)國際鮮花港的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下屬一處種植基地里,五顏六色的花卉正等待出圃裝車。在長安街立體花壇現場安裝施工前,記者前往種植基地進行了探訪,揭開花壇的美麗“秘訣”。

秘訣一
花苗根部都包裹基質
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無性種苗生產部主管焦芳是這些花卉的主要負責人,工作多年的她早練就了“火眼金睛”——只要從花卉旁走過,掃一眼就能看出當天的長勢有什么問題。
“你看這些秋海棠,它本身比較喜陰,生長過程中我們會采用遮光處理,但現在要把它插在花壇的立體造型上,這個階段還是要給一些光照,花才能開得更好。”焦芳說著,指了指一大片海棠上方,陽光正透過溫室大棚頂部的玻璃灑進來。
這些花卉全部種植在一個長方形的塑料托盤里,托盤底部間隔均勻地分布著凹下去的棱錐形小坑,坑底還有一個小孔。焦芳告訴記者,這就是立體花壇中使用最多的開花式穴盤苗。每一株花苗的根部都包裹著基質,擺設花壇時,直接把包裹著基質的花苗插到立體花壇的骨架上,就能保持花卉在被放到花壇造型上后還一直保持鮮活、開花的狀態(tài)。
秘訣二
生長中添加相應調節(jié)劑
“為了保證花壇整體的觀賞效果,所有這些開花式穴盤苗的株高都是差不多的。”焦芳說著,從穴盤中拿起一株花苗,這株花苗的株高大約在11至12厘米左右,其中根部約3.5厘米長,“其實嚴格來說,這個高度的花苗還是種苗,是不應該開花的,我們需要通過生產過程中的一些干預來實現開花,控制品質。”
不同的花卉在生產種植階段有不同的需求。比如秋海棠,相對喜濕但不耐光,生產過程中很長一段時間需要遮光養(yǎng)護;萼距花,花量大且耐熱性十分好……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都需要添加相適應的生長調節(jié)劑以保證健康的狀態(tài)。
秘訣三
生產種植有三種方式
礬根,一種被譽為上帝打翻了調色板的觀賞性植物。雖然看不到花朵,但五彩斑斕的闊心形葉片團團簇擁著,給人以美好的視覺體驗。
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礬根花苗的根部土壤呈現圓柱體形狀,而秋海棠花苗根部的土壤則是扁長形,這有什么不同?
“這的確是我們另一個奧秘。”焦芳笑著解釋,現有的無性種苗生產種植基本通過種子栽種、扦插和組培三種方式,“秋海棠是直接栽種的種子,所以根部土壤的形狀和空穴的形狀接近,但礬根恰恰是組培養(yǎng)殖的方式,就是通過一小塊植物組織培育出根苗,所以根部基質的形狀不同。礬根種苗根部的基質塊實際是利用機器將根苗包裹在紙中間,這樣有利于縮短生根周期。”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