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近年來,歙縣以綠色天然、有機環保為品牌,運用新技術、新模式,大力發展水果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連日來,花果之鄉——上豐鄉上豐村屯田的桃子熟了。桃園里,成熟的黃桃、水蜜桃等掛滿枝頭,果香四溢。今年70歲的果農宋本奎正忙著對即將成熟的鮮桃進行管護,他家種植了一畝多的桃子,去年桃子收入在2千元左右。“今年價格好一些,能賺一點。今年有2000多元。”宋本奎說。


上豐村屯田有1000多人口,全村共有果園面積1000多畝,果品收入占村民收入的三分之一。這兩天,果農宋紅祥也正忙著幫助外地的客商收購水果。宋紅祥告訴記者,受今年“倒春寒”氣候影響,今年全鄉桃子總產較往年有所下降,但價格相比去年有大幅提高,去年每斤1元左右,今年可買到3元以上,口感也好于去年。“價格目前還可以,明年我們引導村民科學管理,防災減災,爭取水果產業有一個好的收成。”上豐鄉上豐村屯田黨支部書記宋平田告訴記者。

傳統果品產業提檔升級,新興果品產業加速發展。在岔口鎮大坑源村的山野菊園基地里,基地負責人方優生正忙著給獼猴桃藤蔓“上架”“拉形”。經過三年的發展,基地已經逐步成型,明后年就可以迎來獼猴桃的集中收益。“目前長勢還比較好,估計到明后年可能就進入豐產期,年產量應該可以達到三、四萬斤,如果高產的話可以達到五萬斤。”方優生介紹。


為發展新興果品產業,歙縣通過項目支撐,發放特色種植業獎補資金、依靠新技術,促進果品產業提檔升級,并從包裝、品牌打造、網絡市場開拓上做好文章,提升農產品綜合效益。目前,全縣三潭枇杷、三口蜜桔、宋村葡萄、富岱楊梅、上豐雪梨等特色農產品遠近聞名,為下一步農民增收、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