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6月中旬,與朋友自駕去安徽旅游,重點考察被稱為“桃花源里人家”的宏村。沿京臺高速一路南下,過黃山景區,轉205國道,很快看到路邊一塊牌匾,上書“黟縣”兩個大字。朋友問這是什么縣,我脫口而出:“黑多縣”,眾人哈哈大笑。說實話,我是真的不認識這個字,便解釋說,應該是地方名專用字,就像我們山東鄆城縣的“鄆”、鄄城縣的“鄄”,都是專用字,沒有其它意思。
后來,我百度了一下這個“黟”字,除了“縣名,在安徽省”之外,還有一個意思:“烏黑”。宋代歐陽修的《秋聲賦》里有句:“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意思是:那紅潤滿面的容貌變得像枯木一樣,烏黑發亮的頭發中出現星星點點的白發。
黟縣,現在是安徽省黃山市轄縣,是古徽州六縣之一,是“徽商”和“徽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安徽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境內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園林,最著名的當是世界文化遺產“宏村”。
宏村,這個以徽派建筑為特色的古村落,位于黟縣東北部,距縣城11公里。因為李安導演的奧斯卡獲獎電影《臥虎藏龍》而聞名中外,被譽為“中國畫里鄉村”。
站在村外,遠遠地觀賞宏村,腦海里立馬浮現出兩句詩:“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矗立在眼前的正是一幅徐徐展開的山水畫卷。
頂上是微微藍天,清風徐徐,白云繚繞;遠處是巍巍青山,逶迤蜿蜒,伸向天邊。宏村,一個千年古村落,就是這樣,背倚秀美青山,環抱清清溪流,數百幢明清時期的民居建筑靜靜佇立,安靜地立于徽州大地上,向世人展示著穿越而來的秀美。
遠處的山脈是黃山余脈羊棧嶺和雷崗山,山下的河是羊棧河和西溪河,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山明水秀,云蒸霞蔚,如濃墨重彩,似潑墨寫意,大自然和宏村人揮動如椽大筆,歷經千年描繪,終于繪就了這如詩如歌的“畫里鄉村”。
碧綠的荷塘是宏村的門面。位于村子南首的南湖,是宏村先人萬歷年間將百畝良田,深鑿數丈,砌石立岸,仿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式樣而建。如今成了人們的游玩勝地。湖岸垂柳依依,湖面鵝鴨戲水。放眼望去,山水天地成一色,遠峰近宅,跌落湖中,幽深雅靜,明麗清新。
正值盛夏,南湖的荷葉田田,清風拂面,樹影婆娑,人影攢動,倒影相映成輝,溫婉別有情趣。這是南湖一年中最爛漫最青春的時刻,滿眼的綠色肆意地向四周延伸,向天空蓬勃,以最嬌艷的嫵媚,迎接每一位賓客。湖心最美的畫橋,精致小巧,像一條玉帶橫在水面。《臥虎藏龍》中的李慕白就是在這里牽著駿馬優雅地走過。
沿著湖心的“中堤”前行,跨過“畫橋”,我們走進宏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千年古宅,一派古老和滄桑。泥痕駁落的院墻,銹跡斑斑的門環,述說著古村落的歷史變遷。從村外自然環境到村內的建筑、街巷、水系,都完整地保存著古村落的原始狀態。古典、樸實、精致、宏偉,布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堪為世所罕見。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溫文爾雅的湖光山色,渾然一體,交相輝映,處處是景,步步入畫。
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筑的杰作,始建于南宋,距今已近千年歷史。村落占地30公頃,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40余棟,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園林,也有書院和祠堂等公共設施。各類建筑都注重雕飾,細膩精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從外表看,一色的白墻灰瓦,高高的飛檐,錯落的馬頭墻。祠堂、書院和牌坊,呈現古樸、厚重、莊嚴的氣勢。走進民居,美輪美奐的磚雕、石雕、木雕裝飾,優雅別致的天井、花園、漏窗、房梁,古舊廳堂里的對額、花瓶、石墩、盆景、屏風、家具,歷經千年風霜,無聲地詮釋著徽派建筑家精心的設計與精美的手藝。
行走在宏村的小巷中,古樸的建筑,火紅的燈籠,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純粹。灰白的墻壁被歲月涂劃出斑駁的線條,墻壁下部長滿了厚厚的青苔,一磚一瓦都留有時光流逝刻印的痕跡,見證著古村千百年的歲月流逝,見證著一段段歷史和朝代更迭。古村異常安靜,氛圍特別祥和。置身古村中,時鐘仿佛走得特別慢,自己也忍不住放慢腳步,輕輕地呼吸著這充滿徽派文化的空氣,感受宏村的千年歷史,感受那份古老莊嚴的氣息。
沿著小巷朝前走,一灣半月狀的碧水忽然映入眼底,猶如一軸濃墨的山水畫跌落在地,這就是古村最美的景點月沼湖。它形如半月,百姓俗稱月塘。常年碧水充盈,塘面水平如鏡,四周青石鋪展,粉墻青瓦整齊有序,藍天白云映在水中。這里的白天,老人聊天,婦女洗衣,游客拍照留念,頑童追逐嬉戲。夜色朦朧時,一排排燈籠亮起,歌舞升平,游人如織。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才有生命的千年傳承,有水,才能寫出古村的千古風流。到宏村,必看水,宏村的水堪稱一絕。宏村村后不遠就是鼎鼎有名的黃山,山上泉水源源不斷。南宋紹興年間,宏村人為防火灌田,開溝挖渠,把山泉水引流進村。村內溝渠縱橫交錯,遍布整個村落,長1300多米。各家各戶皆有水道相連,汩汩清泉潺潺流過。
今天走在宏村的任何一條小街,都會發現路邊的石渠里,清清流水淙淙作響,還有魚兒戲游其中。宏村的千年水系以獨有的魅力吸引游客的目光,悠然之情讓人心醉。
來到宏村,不能不看古村的古樹。村口一溜煙般的古樹林,垂落于荷塘之上,挺拔于云霄之間。樹齡少的數十年,多的達數百年甚至千年。兩棵有500年樹齡的古樹,一棵是紅楊,一棵是銀杏,樹高20多米,樹冠像兩把巨傘,把十幾畝地籠罩在綠蔭之中。古樹是宏村的“瑰寶”。村中老百姓辦喜事,新娘的花轎要繞著紅楊樹轉個大圈,預示著新人百年好合,洪福齊天。高壽老翁辭世辦喪事,壽棺要繞著白果樹轉個大圈,寓示著子孫滿堂,高福高壽。古樹在一年又一年的環繞與輪回中,漸漸有了靈氣,迎來一位又一位新人,也送走一位又一位長者,見證著村莊的延續和永恒。
宏村還有樹人堂、桃源居、敬修堂、德義堂、碧園等一大批獨具匠心、精雕細作的明清古民居至今保存完美,時間關系來不及細細欣賞,很是遺憾。
宏村的房屋是“精致”一詞的詮釋者。隨著旅游的發展,村內興起了很多的民宿。我們休息的這家民宿叫“張公館”,一座宏村景區內具有300年歷史的文物級建筑。張先生原在銀行工作,眼光獨特,十多年前下海,投資購買了宏村十幾座古民宅,改造成了這間酒店。保留了古建筑原有的布局,內部裝修則是現代風格。在這里,你可以品茗、喝酒、發呆、聽音樂,做最真實的自己。
宏村是古老的、美麗的、寧靜的。像一幅水墨山水畫作,執著地遠離塵世,在寧靜中度過每一個日出日落。
宏村是真實的。山水是真實的,房屋是真實的,街巷是真實的,功能是真實的,人也是真實的。走過宏村,如同在歲月中穿行,一切都是那么真實。遙想當年宏村的先人建設這個村莊時,肯定沒有設想建成什么美麗鄉村,也沒有奢望外人來參觀游覽,更沒有想到千年之后會成為著名旅游景點。歸根到底,房子是用來住的,村子是供村民生活的。唯有真實,才能久遠。
再見,真實的宏村!再見,美麗的黑多縣!
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