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走進安徽,徜徉在城市與鄉村的深處,會經常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的交融和積淀,尤其那一座座古鎮、一條條老街,以及深巷人家的老手藝、老物件,無不承載著悠悠的歷史記憶,訴說著無數的動人故事。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安在線推出“行走安徽老街”系列攝影報道,集中展示老街場景及生活在老街人們的質樸、勤勞、幸福、喜悅、自信。
本期,我們帶您走進黃山市巖寺老街。
巖寺舊名富饒,唐大歷元年(公元766年)稱巖寺,現為徽州黃山市徽州區人民政府所在地。這里歷史悠久、地理優越、文風昌盛、人才輩出,是徽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歷史上的巖寺老街貫穿巖寺古鎮,分上街、中街和下街三部分,長達十里,有著“十里長街”之稱。現僅存中街,全長300米,最寬處5米,保留下來的徽州傳統磚木樓閣建筑62幢76戶人家。老街兩旁的建筑保持著前店后坊的傳統商業街巷空間格局,典型的徽州景致。
拍攝手記:
差點就錯過了巖寺老街。
在徽州大地眾多街巷里,我起初以為它是一個并不起眼的地方,就想著不必再花更多時間去深入挖掘它的細節,也以為在廣袤的江淮大地上,它并無耀眼的光芒竟被我粗淺定位它太單薄。
直到我背著沉重的器材慢慢走進這條老街,才發現之前的認識太過膚淺。那些先入為主的認識差點害了我,好在最終我沒與它失之交臂。
于此,我在反思,那些不常被我們關注過的老街,是不是也一樣值得細細品味?再放開談去,我們眼中的陌生人或妄以為并不值得深交的人,其實他(她)也有很多閃光點,繼而可以塑造深厚友誼的可能。
還沒真正走近巖寺老街,它就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
新時代,徽州的色彩讓無數人為之傾倒,它在人們心中早已繪成了一幅絢麗的國畫長卷。走進巖寺老街,天氣給力,心情也舒爽,航拍飛機也大膽沖到了500米高空。從高空俯瞰,一個新的徽州城區如翱翔的蒼鷹,匍匐在天地之間。一名小女孩突然蹦蹦跳跳跑過來,情不自禁地將下巴擱在我肩上,目不轉睛地盯著我的航拍監視器,驚嘆道:“哇,叔叔,原來這里這么美啊,我要把它畫下來。”
這天,位于老街里的新四軍舊部來了一群學生,他們列隊肅靜,集體向烈士敬獻花籃。從高空航拍再回地面捕捉影像,橫穿老街后再轉入新四軍舊部,幾個場景的轉換讓我強烈感受到今日祥和景象來之不易,我們唯有珍惜才不辜負曾經的殷殷期許。
巖寺老街,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街上的手藝人。
巖寺老街的手藝人的確給老街增色不少。戴著老花鏡的胡日平師傅一邊刻章一邊照看孫子。胡師傅自小隨父親研習刻章,回首來時路,他坦言此生最慶幸的是兒子考入北京名校,畢業后工作順利。而今胡師傅的孫子聰明可愛,家庭和睦。還讓胡師傅自豪的是,他曾為徽州地區不少單位刻過公章,其“作品”因此享譽四方,心間也時常拂過得意的春風。據了解,胡師傅曾帶過一個徒弟,闖蕩20多年后頓感此行太過寒酸,于是咬牙改行開小店賣些日用品。“小印章也有大世界,他不刻章太可惜了。”胡師傅微微嘆息說。
老街的手藝人不僅大方接受我這個陌生人端著照相機“闖入”,而且還能解疑答惑。理發師程國清說他的椅子比我年齡還大,顧客走了又來,他仍不厭其煩投入我的話題。老鐵匠沒有在門前掄起鐵錘,倒是他在陽光下拿尺子量鐵藝時的神態異常專注,那投入的眼神里儼然住著他的另一個世界。當我跨入雪姐酒釀餅店時,她很快送過來一個餅并用塑料袋包好,微笑著送給我免費嘗嘗。我執意掃二維碼付款,她責怪我太客氣。20多年前,雪姐在老家拜師學藝,此后帶著兒子和老公來巖寺老街賣起了酒釀餅,生意好時,他們每天可以賣一千個餅。
老街手藝人年齡最小的非90后程建明莫屬。他機靈沉穩,曾立志苦學地方名點,拜師學藝后聲名鵲起,就連師傅女兒的芳心也被他穩穩地捧走了。小倆口成家后在巖寺老街開了一家特產店,工作時,程建明動作麻利,他老婆則在一旁悉心配合。程建明說,以后要把徽州的傳統老手藝好好發揚下去,讓更多人吃上徽州地方特產。
當然,老街人對我的熱情,也讓我對老街人報以真誠。
我在拍照,挽籃子的婦女笑著說:“你要買一點嗎?我這個挺好吃的,是在家用爐子烤的紅薯干。”我嘗了嘗,隨后買了一斤。晚上在老街口碰到一位老人在街頭賣甘蔗,她走到我面前輕聲說:“幫我買一點甘蔗吧?我可以早點回家了。”老奶奶從車身挑了兩根甘蔗為我削干凈,再把它們一一裝好。“一會還要騎三輪車回家,十幾里地才能到呢。”老人家特別不容易,但又理解她這樣一位閑不住的人。是啊,幾十年來的持續勤勞她怎么能說放下就放下呢。當勤勞成為一種習慣,也許她就習慣了別人眼中的苦,她內心卻洋溢著辛勞后的滿足。
每天,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也每天如流水般奔流不止。那些為柴米油鹽奔波的人們從不缺少豁達,更從不吝嗇微笑。對我來說,走過的老街多了,也漸漸領悟了生活的本真,這樸素的生活原本就是一本閱不盡的百科全書。
暫別華麗的城市,把自己融入老街,靜靜傾聽,細細觀察,你也許會發現,平淡的日子也有陽光萬丈,普通的生活同樣蘊藏著深奧的哲學。(徽鏡映像工作室記者 陳群 /圖文)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