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在黃山市休寧縣,沿著橫江,一條長達5.7公里的“生態走廊”已經建成,附近許多居民經常來此,感受河水的碧波蕩漾。
這條“生態走廊”就是橫江公園。休寧縣立足“中國休閑養生之都”的定位,從2012年開始,重點力推橫江海陽段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即“橫江公園”建設,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城市優美水環境。
環境治理塑品質
水環境是城市品位的重要體現,是塑造城市景觀空間環境的載體。優美的城市水環境,碧水映藍天的穿城河道,頗具地域特色的水景融合,構成人水和諧的生動畫卷。
橫江是休寧縣的母親河,站在江邊的觀景臺上眺望,對岸青山綿延,河水碧波蕩漾。正在散步的海陽鎮萬全村村民汪衛民告訴記者:“十里橫江路,我和老伴幾乎每天都要來這邊走走,岸邊的步道很完善。散步的時候看到美麗的橫江,讓人覺得心曠神怡,特別舒心。”海陽鎮一直是休寧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休寧縣重點項目建設的主戰場。

沿河行走,岸邊柳枝搖曳,小徑悠長。江面上籠罩著一層薄霧,如同仙境一般。有附近的村民在此休閑享景,岸邊老人們談天說地,年輕人在沿河跑步。山下,粉墻黛瓦的徽派民居鱗次櫛比,倒映在水中,繪出一幅和諧美麗的水鄉畫卷。
這番美景并非渾然天成,而是源于這幾年的治理。
此前,通過污水處理廠和沿江污水管道等工程建設,橫江水質已得到了一定改善。但由于河底寬較小、兩岸建筑雜亂無章、缺乏臨河景觀等因素影響,橫江水環境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2012年,休寧縣啟動橫江公園建設,立足于打造城市優美水環境的需要,依托橫江優美景觀,將城市防洪和縣城建設結合在一起,實施河道整治工程、市民休閑工程、體育健身工程、勵志立學工程及萬安壩和川湖壩兩大水利樞紐工程,實現城市防洪安全化、岸景生態化、河水宜人化、城市家園化的目標,極大提升休寧縣的城市品位。
休寧縣農水局副局長黃金珉介紹,橫江公園建設總投資達4.5億元,統籌推進市政建設、水利建設、景觀建設、旅游開發等各項措施,堅持生態優先、以人為本,以防洪保安為前提,以城市總規為指導,不斷完善生態水系配套功能,突出生態和景觀建設并舉,致力把橫江海陽段打造成一條“靈動橫江、彩色飄帶”“水質優良的清水河道、疏泄暢通的防洪通道、風景宜人的生態走廊、休閑便捷的健身步道”,創造宜人的居住環境和公共空間。
綜合整治顯生機
休寧縣對橫江的綜合整治,既著力發揮其防洪保安的效應,也進行景觀建設和旅游開發,讓人領略自然魅力、自然之美。
休寧縣農水局工作人員說,橫江公園項目建設了兩處蓄水樞紐工程,分別為萬安壩水利樞紐工程和川湖壩水利樞紐工程。
在萬安壩水利樞紐工程現場,幾名工人正在在進行掃尾施工作業。工作人員介紹,萬安壩水利樞紐工程由固定壩、翻板壩、南北灌溉閘、放水閘組成,大壩總長206米,最高蓄水位141.5米 ,承擔著下游萬安、新潭等鄉鎮近1萬畝農田的灌溉重任。
碧水越過翻板壩,緩緩向下游流淌。岸邊的山上綠蔭如蓋,不時有白天鵝蹁躚起舞,在壩下的淺灘上悠閑嬉戲,波光粼粼的水面泛起陣陣漣漪。大壩前是一座人工小島,上面的草堂頗有古風遺韻,草堂邊一株被圍欄保護起來的大樹引人注目。工作人員說:“這是一棵500年的香樟古樹,為了保護它,我們用擋墻圍合起來,上面鋪設木平臺,建了這座面積1800平方米的小島。仿佛水中一艘綠帆船,意為乘風破浪。”
萬安壩的建設,既營造了優美的水景觀,又確保了防洪安全。
河道疏浚清淤及兩個大壩建成,使兩岸的防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防洪能力顯著提高,大大減輕了洪水的威脅,增強防御洪水災害的能力。同時,由于水位抬升,縣城供水能力明顯提高,保證了縣城居民的用水安全。
河道越來越清了,環境也越來越好了,不少市民表達欣喜,也寄予更多期待:“去了橫江公園,走在木棧道上,看到河道中營造的跌水景觀像小瀑布一樣,非常美。希望今后能越來越多地見到這樣的景觀。”
“新時代,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對水環境也有了新的更高要求。水利建設不再只是滿足基本的防洪、灌溉、供水等需求,還要打造水環境、水文化,為人們營造舒適的、可達的親水空間和休閑娛樂場所。我們將繼續打造良好水生態環境,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黃金珉說,休寧縣以橫江公園為重點打造城市優美水環境,造福休寧人民群眾,這是機遇使然,也是使命使然。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