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到“我宿黃山碧溪月,聽之卻罷松間琴”需要多長時間?杭黃鐵路告訴你,只需要90分鐘。
2018年12月25日,被譽為史上“顏值最高的高鐵”的杭黃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這條長達265公里的高鐵線串起了西湖、西溪濕地、千島湖、績溪龍川、古徽州文化旅游區、黃山、西遞宏村等7個5A級風景區,也將安徽與“包郵區”緊緊地連在一起。可以說,杭黃高鐵拉近了長三角城市間的距離,也讓未來長三角城市群區域協同發展有了更多想象空間。
一日看盡江南景偷得浮生半日閑
早上出發,中午在千島湖品魚頭,傍晚登黃山賞日落,杭黃高鐵的開通,讓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有了可能,也正讓都市人在“偷得浮生半日閑”成為現實。
今年夏季,杭黃高鐵迎來首個暑運。截至7月31日,杭黃高鐵暑運過半,共輸送旅客111.5萬人次,其中富陽站發送旅客9.3萬、桐廬站12.8萬、建德站8.2萬、千島湖站15.2萬,高鐵旅游紅利效應不斷凸顯。
借著杭黃鐵路開通的東風,沿線城市也紛紛在全域旅游上做起了文章。老牌旅游城市黃山搶抓機遇,積極推進“旅游+”戰略,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推進黃山旅游“二次創業”,取得不錯的效果。“今年1-7月,績溪縣游客接待量、旅游綜合收入同比增長均超10%以上,散客游、過夜游比例大幅增加。”安徽績溪徽杭古道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曉暉認為,杭黃高鐵的開通,大大提高了黃山與長三角地區的通達性和便捷性,對于績溪旅游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有徽杭古道,今有杭黃高鐵,一千多年前,咱們徽商到杭州做生意只能走徽杭古道,一走就是好幾天。現在乘杭黃高鐵最快一個半小時到達,上海、寧波等地到達黃山的行程也大幅縮短。”
其他沿線各市也立足“快旅慢游”思路,不斷加強旅游資源宣傳推介,推出服務新舉措吸引游客。如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開展“浙皖黃金旅游線”精品線路設計大賽、杭黃高鐵萬人互游浙皖等活動;黃山市針對上海、杭州、寧波、溫州、嘉興、南京、蘇州、紹興、臺州、湖州、衢州等長三角城市,推出半價游黃山活動;淳安縣發出了“乘坐杭黃高鐵,30天內免票游5A千島湖”的盛情邀請;建德市赴黃山組織建德旅游(黃山)推介會,對接建德與黃山旅游客源互送工作;黃山市歙縣、黟縣等借助杭黃高鐵加強優質旅游資源及旅游產品營銷和推介……高鐵不僅為游客提供了一條深入江南文化的通道,也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朝發夕至最美高鐵線路背后的守護
安全、便捷、舒適,是旅客們對高鐵的第一印象,這個印象,由一群“最美高鐵人”的辛苦付出寫就。
杭黃高鐵天目山隧道位于浙皖兩省交界處,全長12013米,其中浙江段約7000米,安徽段5013米,作為杭黃鐵路最長隧道,它穿越大量的不良地質帶、富水破碎帶、極高地應力段等區域,施工組織難、技術要求高、安全壓力大、環水保要求嚴,在全國隧道施工中極為罕見,擔任該工區的維護工作的是千島湖綜合維修工區,由于白天高鐵需要在線路上運行,因此對于天目山隧道內接觸網高度、軌道外觀、隧道拱頂襯砌等項目的檢查只能安排在每天0-4點的“天窗”內實施。
8月16日凌晨時分,與往常一樣,聯合作業工作人員的軌道車到達天目山隧道指定地點,以小組分工的形式開始了日常檢修工作。軌道一側,手持專業儀器,電務段的工作人員正沿著鐵軌每隔十米記錄一次接觸網線的狀態數據,記錄匯總,檢查接觸網線的狀態,另一邊,杭州電務段的工作人員也在對高鐵軌道電路進行檢測,以確保第二天運行的高鐵通信正常。杭州工務段桐廬高鐵線橋車間主任鄭余良則打著手電檢查鋼軌磨損的狀況,“鋼軌的磨損帶,一般要控制在4厘米之內,超過這個數值,列車行駛的平穩度就會受到影響。”
安全無小事,鄭余良說,哪怕是一枚螺釘,如果遺漏在線路上,都可能引發安全事故。列車每一次經過也都會對軌道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而這些影響小則會造成列車輕微顛簸,大則造成嚴重的列車事故,“每個人都不能掉以輕心。”
晚上忙養護,白天有管理。杭黃高鐵沿線的富陽、桐廬、建德、千島湖等車站將“站地融合”制度引向深入,不斷優化各項配套服務,提升軟硬件建設管理水平,同時,一些車站還采用與熱門景點合作的方式,為旅客進行點對點服務。“績溪站新建有集散廣場,并實行24小時監控以保證旅客出行安全,同時,我們還在出站口設置旅游咨詢點、客運樞紐站,方便旅客前往景區。”吳曉暉介紹。
高鐵建設改變的不僅是速度,還是一個地方的經濟結構
杭黃高鐵不僅是一條穿越秀美山水的風景線,更是一條連接線,它將“蘇浙滬徽”四地緊密連接在一起。
“杭黃高鐵開通運營后,績溪北站每天有61趟高鐵經停,日輸送游客量翻番,僅上半年通過高鐵方式來績溪游玩的游客量較之前增加一倍,“乘著高鐵游績溪”已成為游客來績溪的不二選擇,我們也要抓好機遇,借鑒積極融入長三角。”吳曉暉說。
對于黃山來說,這條穿越了7個5A級風景區、40多個4A級風景區、10多個國家級森林公園的最美高鐵,意味著長三角主要城市距離的縮短,意味著更多的客流,更意味著旅游迎來“再出發”的黃金機遇。
高鐵開通后,績溪進入杭州1個半小時交通圈,距離上海也僅2個半小時車程,大大縮短了績溪與長三角主要客源市場距離,往來兩地的游客更加便捷舒適。目前績溪旅游商品銷售市場火爆,上半年績溪徽墨、徽菜、徽雕、茶葉等主要旅游商品生產企業銷售收入增幅達20%。傳統旅游商品經過創意加工,品牌包裝煥發新生機,徽墨、徽雕以及“南桃北油”特色農產品成為最受高鐵游客歡迎的特色旅游商品。旅游商品的提質升級也帶來游客量的快速增加,來績溪購純天然農產品和傳統創意徽雕、徽墨產品逐漸成為一種時尚。
“我們需要黃山,黃山也需要我們。”淳安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方必盛介紹,早在杭黃高鐵開通前,兩地就已經通過“旅客互送、線路互推、營銷共推”等多種方式達成聯動合作,“杭黃高鐵聯通兩地,未來,我們將通過更多更好方式進行合作,的發揮各自的特色優勢,形成互補,發揮經濟上的溢出效應。”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