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糖稀倒入豆粉中攪拌

黃豆粉和黑芝麻粉面團切成條狀

用黃豆粉面團予以包裹

拉細后切成基本一致的細長條

最后出品的嵌字豆糖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祁門縣嵌字豆糖,流傳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是百姓逢年過節招待客人的傳統糕點,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美味可口,深為群眾喜愛。
嵌字豆糖尤以西路閃里、新安的出產最負盛名,堪稱徽州一絕。嵌字豆糖之所以聞名,得益于那小塊四方四正豆糖間的芝麻造字,貌似活版印刷中的鉛字。它的工序并非一蹴而就,在制作過程中將黃豆粉炒熟,用糖稀拌調成細條,切成條、塊狀,另用黑芝麻粉和以糖稀,切成細條,做成福、綠、壽、喜等節慶字樣,字字隙處以豆粉條、塊嵌入,用刀切后補齊,再用手從四周向內緊縮,拉長、拉細后用刀切成薄塊即成。奇特的是豆糖中的字絲毫不亂,清晰明顯。這種豆糖制作手藝精湛,與其說是香甜爽口的糕點,不如說是精美的工藝品,令人贊嘆不已。
一塊小小的字豆糖,吃出的不僅僅是美食糕點帶來的味蕾滿足感,更多是對生活的美好期望,有著與故土、鄉親、家風等情懷融在一起的家的味道。
編輯:姚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