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新用戶
注冊新用戶
修改密碼
今年以來,休寧縣商山鎮瑤溪村緊扣“狀元故里”文化根脈,以科技元素為支撐,通過“微改造、精提升”的“繡花功夫”,全力推進省級和美鄉村建設,一幅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古韻新顏:狀元文化與山水人文交相輝映
瑤溪村位于商山鎮北部、率水河畔,毗鄰屯溪至婺源公路與京臺高速,距黃山市中心城區僅7公里,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村內幾幢古民居與200余間粉墻黛瓦的現代民房錯落交融,“仙臺眺望”“溪山清賞”“楓林秋色”等10處傳統景點星羅棋布,自然風光與人文底蘊相得益彰。作為休寧“狀元故里”的重要承載地,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村中才子戴有祺高中狀元,其勤學苦讀、心懷天下的故事至今仍激勵著后人。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更成為重要的教育醫療后方基地——上海法學院、第四后方醫院、江蘇省第一臨時中學等機構相繼內遷,宗祠廳堂變身課堂與病房,外來人口一度超過原住民,“上有瑤溪下有屯溪”的繁華記憶至今猶存,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探尋那段特殊歲月。
實力支撐:產業民生夯實和美鄉村底氣
作為擁有271戶1200人的行政村,瑤溪村森林覆蓋率超80%,千畝生態茶園郁郁蔥蔥,10余家茶葉精加工企業集聚發展,生產的優質茶葉遠銷海內外。依托“家門口”的就業機會,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在本地企業務工,村民收入穩步增長。在基層治理方面,瑤溪村已實現水、電、路、網、氣全域覆蓋,村教學點、衛生室設施齊全,村民醫保、養老保險參保率均達90%以上,民生保障網越織越密。“現在看病不出村,孩子上學有保障,茶季忙完還能在廠里打工,日子越過越踏實。”村民王大姐的感慨,道出了全村的共同心聲。
精細提升:”微改造”激活鄉村蝶變密碼
2025年以來,瑤溪村以省級和美鄉村建設為契機,在村“兩委”帶領下,發動群眾開展“微改造、精提升”行動,用“繡花功夫”雕琢人居環境:全面清除陳年垃圾、拆除無功能建筑,清理村中河渠淤泥雜草并加寬道路;采用科技元素巧用舊磚塊、鵝卵石筑起“五小園”圍墻,修復“大方井”“雙連井”和率水河古碼頭,打造仿古村中池塘護欄,繪制4處充滿鄉愁記憶的墻畫。曾經堆放垃圾的閑置地,如今變身村民休閑納涼的“口袋公園”。“以前村口堆滿雜物,現在建了小花園,每天早晚都有老人小孩來散步。”村民李大爺指著煥然一新的村口笑道。


展望未來:從”環境美”邁向”生活富”
瑤溪村黨支部書記胡迎蘭表示,“我們將深挖狀元文化、抗戰記憶等特色資源,推動鄉村旅游與農業、文化產業深度融合,著力培育茶旅研學、民宿體驗等新業態,讓村民在守護綠水青山的同時,收獲更多‘金山銀山’,真正實現村美民富的振興愿景。”
編輯: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