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廣電臺訊(葉文權 胡科偉 周林閨)12月24日08點05分,隨著祁門縣供電公司調度員一聲“啟動送電”的調令,安徽省原水電供區首個35千伏輸變電工程——祁門縣牯牛降35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建成投運。
作為原水電供區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牯牛降35kV輸變電工程的建成投運將顯著優化35KV網架結構,大大增強了祁門西部電網的供電可靠性,為旅游開發和項目建設提供可靠電力保障,有力促進環牯牛降區域的民宿發展、農產品加工等,對祁門原水電供區的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據了解,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皖南祁門縣小水電站自供區基礎上形成了6個水電供區,主要涉及祁門縣歷口鎮、閃里鎮、新安鎮、渚口鄉、古溪鄉、箬坑鄉等6個鄉鎮,供電1.6萬戶,共計5.27萬人。牯牛降35千伏輸變電工程是安徽省原水電供區移交后開工的首個完整變電新建工程,肩負著優化祁門原水電供區整個主網架構,打通原水電供區第二條輸電“生命線”以及組建供區人民用電“放心網”的重要使命。
水電改造帶動了祁門縣原水電供區箬坑鄉紅旗村旅游經濟的快帶發展,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紛紛返鄉,辦起了農家樂、休閑農莊以及各類種植園等。“現在,村民用電越來越放心了,電網也成了‘美麗鄉村’的一部分。”村支書吳華清說,依托村里的原有自然資原以及現在高質量的電網,紅旗村在春節旅游高峰過后熱度仍不減,村中開發新建的紅旗山莊民宿周未和假日幾乎每天都爆滿。
“有充足的電力保障,入住的游客都不再因為時常斷電而鬧心,客人來村里游玩更舒心了,自電網改造后,我們山莊立即新增了20臺空調,客戶入住率也翻了幾番。”紅旗山莊負責人王玲香說到。

牯牛降35千伏變電站站址位于歷口鎮彭龍,G237國道附近,占地面積5.691畝。該工程全線采用單、雙回路角鋼塔架設,新建鐵塔100基,其中雙回架空線路長641米,單回架空線路長30.656千米。整個輸變電工程線路的鐵塔全部位于大山之中,其中小路口段20多基鐵塔近10公里的線路位于人跡罕至的無人區,沿線不僅地形差,且地質情況復雜,75%以上的塔位都處在硬度極高的巖石地帶。在工程建設中,為了克服山高路陡、物資運輸難題,項目部先后投入6支馬幫隊伍,累計運輸基礎砂石料5110噸,塔材物資615噸。“由于山區地形的特例性,還有10%物資只能通過人力搬運,一樣樣物資硬是通人扛肩挑,才送到了山頂!”項目副經理張立說。
從2020年5月1日開工至今,僅用了半年多時間,就全部完成整個項目的建設,實現了當年投運的目標。這也標志著祁門縣供電公司在開展重點項目建設中實現當年規劃、當年投資、當年建設以及當年投運的“零”突破,進一步提升了祁門電網迎峰度冬期間的供電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