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筆者來到祁門縣塔坊鎮(zhèn)塔坊村汾溪組,看到貧困戶徐國平正在給新房拆除腳手架。談起正在新建的房子,徐國平掩飾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以前的老房子是上世紀80年代建的土坯房,年久失修,地基沉降,墻體開裂,陰暗潮濕。現(xiàn)在國家的政策好,幫助我建了新房子,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
徐國平身體不好,早年因賣茶葉出了車禍,身體落下殘疾,不能做重體力活,家中經(jīng)濟十分困難,現(xiàn)在和82歲的母親查金蘭共同生活。原來的土坯房子是父輩建的,因年久失修,每逢下雨,家里就漏水。去年,他家被列為危房改造戶。“村干部知曉我家的情況后,告訴我關于危房改造的政策。”站在新房前,徐國平笑得很憨厚也很燦爛,“我想既然有這樣的好政策,政府補貼再加上自己一些積蓄,完全可以建一棟新房子。今年6月,我拆除了老房子,花了近2個月,終于蓋起了磚瓦房。”
徐國平的新房子8月底即可完工,房子總共有56.7平方米,9月初即可搬進新房。建房子約花費了3萬多元,政府危房改造資金補貼2萬元。
“建房子期間,鎮(zhèn)村干部還多次來我家指導施工,叮囑我要注意安全。黨和政府讓我有了現(xiàn)在這溫暖安全的新家,刮風下雨再也不用擔驚受怕了。真想不到苦了大半輩子,現(xiàn)在還能和老母親一起住上新房子,過上幸福的生活。”徐國平激動地說。
隨后筆者又來到塔坊鎮(zhèn)群星村陳家組胡集新家,70歲的胡集新老人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患有高血壓等病,前兩年老伴去世了,只剩下她一個人生活。胡集新告訴筆者,原來的老房子是磚木結構,因年久失修,家里四面都透風。鎮(zhèn)村干部實地查看了她家情況后,積極為她申請了農(nóng)村危房改造政策幫扶,在村干部和村民的幫助下,她在原地建起了兩間占地近50平方米的磚混新房。
看著昔日黑暗潮濕“臟亂差”的土坯房,如今變成了明亮寬敞的磚混房,胡集新老人心里樂開了花。“建房總開支中,除了農(nóng)村危房改造補助款外,我只花了一小部分錢。這下徹底解決了后顧之憂,讓我可以在新房子里安享晚年,以后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胡集新高興地說。
截至目前,祁門縣已完成64戶農(nóng)村危房改造任務,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5戶,即將組織驗收。下一步,祁門縣將繼續(xù)把農(nóng)村危房改造這一惠民工程、民心工程作為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大力推進貧困戶危房改造,改善貧困戶住房條件,讓貧困戶切實享受到民生工程帶來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