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廣電臺訊(圖文/ 姜旺家 潘彬)烈火煉真金,“疫”線顯初心。疫情當前,97后退役軍人、祁門縣新安鎮政府工作人員陳愷身先士卒,率先就地申請轉為志愿者加入抗“疫”行列。“我之前培訓過核酸采樣登記,并參加過核酸演練,對核酸采用登記工作駕輕就熟。”陳愷斬釘截鐵的說道。
穿上防護服 他是群眾的“知心人”
4月3日,一名無癥狀感染者在祁門停留,打破了這一方“凈土”,使得該縣疫情防控局勢變的復雜嚴峻。逆境中彰顯家國情懷,展現擔當精神,突顯人性的真善美。“請大家排好隊伍,把身份證或者安康碼準備好,到我這里先登記,登記好就可以去做核酸了,身份收好了別忘記了。”陳愷駕輕就熟、一刻不停歇的進行登記著。他說“我多值1個小時,別人就少受累1個小時,我當過兵,身體素質好,多久都能堅持住。”
站在卡點 他是群眾的“解題人”
“特殊時期,請您把口罩戴好……”“您需要什么,盡管跟我說……”陳愷之前因中水痘,請假就醫,水痘剛好第二天,便馬不停蹄的奔赴疫情防控一線參與核酸采用登記工作,連續奮戰了兩天兩夜,當好疫情防控“守門員”“服務員”。他不畏苦、不畏難、講大局、不計較、甘奉獻,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展現了退役軍人應有的本色,展示了新安干部的良好形象,在北街社區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他最美的“逆行”身影。
走下卡點 他是群眾的“服務員”
日常工作中,他也是身先士卒,一腔熱血投入其中。在夜間護魚行動中,有他挑燈夜巡、涉水排查的身影;森林防火中,有他山間小道、賣力宣傳的足跡;脫貧攻堅工作中,有他細致負責、為民解憂的背影;疫苗接種工作,有他車接車送、手扶背扛的細膩;環境整治工作中,有他手撿肩扛、汗如雨下的付出.....,他的奉獻精神和“不要命”的工作方式,一心一意為民做好事、辦實事的工作態度,鎮村干部及村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暖在心坎。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陳愷的組織、執行、專業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在疫情防控和日常工作得以充分體現,他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軍人本色和使命擔當。“在當下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必須要站出來,沖鋒在防疫一線,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保衛我的家鄉和眾多‘白衣天使’、志愿者們‘祁’心抗疫,破開重霾,期待‘祁’跡”。陳愷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神是無比的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