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廣電臺訊 (文/圖 戴瓊瓊)沿著道路,走進西遞鎮靄峰村林川自然村,四間用樹皮“裝扮”的房屋讓人眼前一亮,這是自然村整治的一個小節點。“這幾間房屋是村民的生產性用房,村民們巧妙地利用木材上的下腳料,讓房屋換了‘新裝’,打造了這個別具特色的節點。”靄峰村副書記詹民介紹道。

連日來,靄峰村林川自然村大力實施“千村整治”工程,下好村莊清潔行動“先手棋”,以“五清一改”“三大革命”為抓手,拆除無功能建筑5個,清理河溝600米,并對生產生活垃圾進行全面清理,清除垃圾15噸,清理亂堆亂放200余處,充分發動群眾達400余人次,以實際行動改善村容村貌。
同時,在自然村整治過程中,大力推行“小工匠”做法,充分發揮本土工匠的專業優勢,鼓勵村民投工投勞,共同參與整治環境、打造節點,形成了人人參與環境整治、共建美好家園的濃厚氛圍。
在完成農戶房前屋后、公共區域整治的基礎上,該自然村結合整體項目規劃,按照村民的生產生活需求,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拆除無功能建筑、清理陳年垃圾后的閑置地塊,選取廢磚塊、廢木材等材料,打造既實用又美觀的各類小節點、小景觀30余個,使村在景中、景在村中成為現實,扮靚了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