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廣電臺訊 (文/圖 顧賓賓)洪星鄉位于黃山市黟縣西北部,境內群山起伏,溪河縱貫,森林覆蓋率高達94.7%,生態資源豐富。今年來洪星鄉立足本鄉資源稟賦,通過四項舉措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壯大。
強化調度,確保穩步推進。該鄉黨委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一把手工程”列入“書記例會”固定議題。今年以來,召開2次會議專題研究調度,指導各村謀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18個(目前已實施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5個),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全力保障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工作穩步推進,預計全鄉村級集體經濟可實現同比增長10%。

盤活資源,實現資源變資產。組織各村定期對村內閑置資產、資源進行清核登記,通過發包出租、集體經營等方式把閑置資產、資源轉化為集體經濟收入。大星村黨支部將原村委會大樓、四組茶廠、村飯店等閑置資產發包租賃,年均獲得租金5.7萬元以上。同川村將村內閑置校舍出租,每年獲得租金3000元。紅光村利用村內魚池養殖泉水魚,獲得集體經濟收入4萬元。在楊家墩、紅光村、同川村發揮村內茶園面積廣的優勢,走“黨支部+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推廣茶園套種香榧,今年已種植香榧400余畝,實現茶園土地的高效利用。

用活資金,實現資金變股金。采取“四帶一自”項目和原扶貧資金入股等方式,實行村企共建,約定分紅比例,獲得分紅收益。大星、紅光村充分利用“四帶一自”項目,依托金元農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的帶動,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種植產業,提升茶葉質量,改擴建茶園生產線,做大做強品牌,促進農民特別是貧困戶增收,今年兩村分別獲分紅收益6萬元。紅光村投入16萬元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購買筍干加工機器,入股長春村山柱尖家庭農場,共建筍干加工廠,進行“飛地抱團”發展,每年獲得1.6萬元分紅收入。

激活動力,拓寬增收渠道。在聯光和長春村分別成立了黟縣東邊河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黟縣西邊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同川村黟縣釣魚嶺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正在注冊中,通過承接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增加村級集體經濟。長春村積極探索改變村集體經濟依靠木材砍伐的單一局面,成立勞務合作組織,與轄區內黟縣龍潭生態果業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實行“黨支部+企業+農戶”模式輸出勞務,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力農戶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