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山廣電臺訊(文/圖 王瑤)人勤春來早,植樹致富正當時。3月8日,筆者來到漁亭鎮團結村下坦,10余名村民正在退耕還林地上種植油茶。大家齊心協力挖好一個直徑40厘米,深40厘米的土坑,底部鋪上一層有機肥,放上樹,用土培實,再澆水,一棵樹就種好了。60多歲的吳永銘種了兩棵樹,臉上就開始冒汗珠,但手上的活一點沒慢下來。

“還是種油茶好,管理輕松,效益還高。”吳永銘喜滋滋的說道。前些年,吳永銘家退耕還林地一直種楊樹,經濟效益甚微。脫貧攻堅戰役打響后,團結村把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當成一件大事,按照市場導向、因地制宜、凸顯特色的原則,綜合考慮后,團結村將油茶納入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進行發展,3年來,團結村共引導村民發展油茶100余畝,經過科學管護,每畝預期收益最低可達1000元。

相隔不遠的田地里,李百順夫妻二人正忙著種茶苗,他家現在有3畝多茶園,這幾年,漁亭鎮大力提倡茶園綠色管控,他家茶園都插上了黃板,蟲害影響大大減小,不打農藥的鮮葉也讓茶商爭相收購,去年,李百順的茶園效益比往年提高了20%,這讓夫妻二人嘗到了茶園管護的大甜頭。“趕在采茶前,我們打算把這些新購的茶苗都種上,再發展2畝地。”李百順說道。
近年來,漁亭鎮大力推動農業農村穩步發展。通過“政府引導、合作社主導、群眾參與”的發展模式,引導群眾發展特色種植業。2020年,漁亭鎮響應黟縣“五黑政策”,完成黑玉米、黑稻種植700余畝;在汪村開展中草藥鬼針草的試種,發展穩雅茶加工;發展木竹、茶葉等并向精深加工產業發展;堅持優質綠色無公害標準,積極開展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4000畝。產業的不斷發展,增強了群眾增收致富的信心,也讓漁亭鎮走出一條符合當地實際特色的農業產業發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