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廣電臺訊(甘文杰)近年來,黟縣漁亭鎮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聚“四力”走好鄉村善治之路,不斷增強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黨建引領,提升鄉村治理的“戰斗力”。不斷完善黨的領導制度,不斷健全鎮黨委、村黨總支部、村民小組黨支部的三級農村組織體系,不斷發揮鎮黨委、駐村第一書記、黨建指導員的作用,全面提升各黨支部服務群眾、服務鄉村的能力,為推動脫貧攻堅、矛盾糾紛化解、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等各項工作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大力弘揚新風正氣,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自覺摒棄陋習,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為鄉村治理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以自治為本,提升鄉村治理的“凝聚力”。充分發揮村民理事組織作用和村規民約規范作用,把村規民約立起來作為鄉村治理的“寶典”。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民主議事決策制度,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作用,不斷拓寬、暢通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有效途徑,積極引導群眾依法有序管理各類事務,激活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增強村民自治能力、豐富村民議事協商形式、全面實施村級事務陽光工程等,進一步暢通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渠道,提升鄉村治理的“凝聚力”。
以法治為綱,提升鄉村治理的“保障力”。堅持以法治為綱,不斷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加強平安鄉村建設,健全鄉村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加大基層小微權力腐敗懲治力度,加強農村法律服務供給。運用建設法治陣地、開設法治大講堂等方式,實施法治宣傳教育,讓法律在鄉村家喻戶曉、有效實施。優化普法機制,將法律文本“交”給農民轉換為將法律知識“教”給農民,提高農民法治素養和維權能力。平等對待村民權利,依法撤銷違反村集體和村民利益的行為或決定。切實提升鄉村法治水平和能力。
以德治為基,提升鄉村治理的“影響力”。以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本內容開展宣講、入戶教育、政策引導,提高鄉村群眾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的優勢,提高德治文化的宣傳質量和力度。加強文化陣地建設,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8個。廣泛開展道德評選表彰活動,鞏固深化道德行為規范,提高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仁孝價值觀的傳遞,推動鄉村移風易俗和鄉賢產生。發揮道德模范引領作用,加強農村文化引領,不斷規范和引領農村社會風氣的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