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廣電臺訊(甘文杰)近年來,黟縣漁亭鎮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強化產業扶貧,組織消費扶貧,促進轉移就業,三管齊下,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筑牢脫貧攻堅的“壓艙石”。
產業扶貧擦亮脫貧成色。利用新理念、新技術、新渠道培育發展扶貧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貧困村汪村村整合“四帶一自”產業扶貧項目資金60萬元和村級集體經濟“百千萬”工程資金57萬元打造汪村村生態產業園,種植水稻、荷花、黑玉米等產業,并聘請貧困戶參與務工實現增收。2019年汪村村集體經濟達到16.3萬元。產業發展為貧困村脫貧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能,讓脫貧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消費扶貧匯聚脫貧力量。推動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信息技術的應用,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特色品牌創建等新產業。汪村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收集貧困戶家中的筍干、梅干菜、蜂蜜等各種農副產品,放到電商平臺上賣,開拓“互聯網扶貧”路徑,積極幫助農戶解決銷售難題。目前,該鎮涉足電商的企業有30余家,3個村已搭建電商體系和團隊。消費扶貧以消費需求拉動生產能力,為產品和服務提供市場和銷路,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就業扶貧增添脫貧底氣。推進自力扶貧,優化政策體系,加大企業吸納就業扶持力度。建立規范化臺賬,開展就業需求摸底,建立鎮村適齡勞動力尤其是貧困勞動力、公益性崗位、貧困高校畢業生花名冊,完善基礎信息臺賬,為做好就業創業工作奠定堅實基礎。2019年共幫助30余人實現就業。推進智力扶貧,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職業技能水平。2019年,培訓服務中心開展創業指導、技能學習、法律援助等培訓會5場、100余人次參與。扎實推進就業精準扶貧的制勝法寶,增添十足底氣。

